“快,快,加快速度,這一期的明報,要加印五萬份。”
冀州的印刷廠內,一群人都在奮戰。
一份份最新的冀州民報,被印刷出來,還帶著油墨的香味。
報社的社長,林松這幾日吃喝,都在印刷廠內。
前兩日,他剛剛將親自操刀,將趙徽與郭嘉等人修路的事情,用了極盡華美的詞彙,寫了一篇萬字文章,來歌頌趙徽和郭嘉賈詡等人。
當然,主要筆墨全在趙徽身上,郭嘉賈詡徐庶等人的筆墨,加起來都比不上趙徽一人。
他要告訴所有人,大將軍冀州牧趙徽,親自拿著鐵鍬修路。
與民同甘,這就是他們的大將軍,與民共苦,這就是他們的州牧。
林松原本是負責幽州民報,不過如今他早已將幽州民報交給了他的弟子,他自己則是跟著趙徽來到冀州。
趙徽在哪,他就在哪。
所有關於趙徽的報道,都是林松親自操刀書寫。
自然都是讚頌趙徽,即使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林松都會寫成關乎整個天下的大事。
永遠都不可能出現對趙徽不利的東西。
每一次,報紙上有趙徽的事情,林松都會增加報紙的印刷量。
如果最後賣不完,就打折賣,還賣不完,就直接送去酒樓客棧。
總之,一定要最大限度的宣揚趙徽。
也是多虧了林松,趙徽的名望,才能在冀州迅速崛起,成為百姓心中愛戴尊敬的州牧和大將軍。
作為統治者,可以高高在上,但是做了什麼事情,一定要讓下面的百姓知道。
百姓可以不認識趙徽,但是一定要聽命知道,趙徽是他們的州牧,是他們的大將軍,是趙徽在守護這一方土地,才有了他們安居樂業。
林松的是成功。
如今在冀州,要是誰敢說趙徽的壞話,馬上就會被人口水淹沒,甚至被打,半夜會有人往他的家裡扔石頭,出門可能隨時會被絆倒。
出門買東西,沒有人願意將東西賣給他。
想賣東西,也沒有人願意買他的東西。
在冀州,他會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想要生活不受影響,就得搬走,如果還在冀州,以後絕對不敢再說趙徽的壞話。
如果離開了冀州,去了南方,他要怎麼說都沒人管,可是也沒有會在意他說了什麼。
趙徽在冀州的威望會越來越高。
就算是那些世家,也已經把尾巴夾起來。
根本不敢觸怒趙徽,最多就是一群人由辛毗領頭,來詢問趙徽一些他們覺得不合理的事情。
十萬份報紙,終於在加班加點,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停歇的情況下,全部印刷出來。
然後裝上馬車,運送到冀州各個郡城的報社中。
等著那些喜歡看報紙的人上門來購買。
冀州習慣閱讀報紙的人越來越多,不過一份報紙雖然便宜,可是對於大多百姓來說,還是捨不得花這些錢,他們更想把錢省下來。
一人買了一份報紙,基本這份報紙會在數十上百人手中流過。
這個月他買,下個月另外一個人買,再下一個月,在換一人。
有的人,一年只買一份報紙,但是卻可以將一年印刷的報紙都不漏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