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安縣,城門口,十幾個百姓排隊,挑著擔,準備進城。
遠處揚起一片塵土,然後有數十騎出現城門口。
徐庶帶著一批學生,騎著駿馬來到寧安縣。
有些學生還在學院上課,這次是被叫出來幫忙,也是他們的實習。
有的學生已經畢業,如今也是在鄴城擔任小吏。
寧安縣的官場,這次是要大換水了。
徐庶帶的這些人,這次除了幫忙查證之外,當中會有一些人將會留在寧安縣任職。
趙徽已經離開了。
寧安縣後面的事情,交給徐庶來處理。
黃元等人都已經被關進大牢,只要根據現有的賬簿,查明這些年,黃元貪汙受賄所得。
黃元在寧安縣,擔任縣令已經有二十多年。
想要完全清查非常困難。
能將最近五年的查清,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再久遠的,很多賬簿都已經沒了。
而且寧安縣,這二十多年來,雖然縣令黃元沒有變動,可是下面的縣丞縣尉主簿,以及大大小小的官吏,都有過變動。
很多人已經死了,有的人也不知去向。
但即使如此,只最近五年的罪證,也足夠砍黃元十幾次腦袋了。
寧安縣,無數官吏的家門被撞破,然後一群士兵創進去,將一箱箱的錢財抬出來。
趙徽雖然離開了,但是寧安縣的熱鬧還在繼續。
每一次有官吏的家門被撞破,外面都會有一群百姓在歡呼。
然後一群人數著有幾個箱子。
這些可都是從他們身上搜颳去的錢財。
然後這這這個官吏鋃鐺入獄,簡直大快人心。
有一些人,甚至還猜測打賭,下一個被抄家的會是誰。
不管是縣丞包武,還是主簿黃興,以及縣尉和其他從事,家中都搜出來遠超他們俸祿的錢財。
凡事被抄家的,就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徐庶每查到一個,就派人吵架,關進大牢。
已經抄了二十多個官吏的家。
而縣令黃元也不例外。
但是讓徐庶疑惑的是,從其他官吏家中,都搜查到數目巨大的錢財。
可是在黃元的家中,卻沒有收到多少。
單看黃元家中搜出來的三萬錢,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是一筆鉅款。
可是黃元是縣令,如果家中只有三萬錢,黃元可以說是大大的清官了。
一個縣令,家中只有三萬錢,這個數目低於絕大多數的縣令。
這個數字,沒有人會說黃元是貪官。
現在關進大牢中的那些官吏,黃興包武等人,都已經認罪了。
但是黃元還在喊冤。
他不承認自己貪汙了。
所有錢財,都是下面的人在貪汙,他這個縣令,也是被矇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