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政上,趙徽也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
一個郡,他可以治理的非常好。
但是一個州,以趙徽現在的水平,一些地方就能看到趙徽的薄弱之處了。想的還是太簡單了一點。
雖然有很多好的政策,但是推行起來的難度很大,有的也不適合現在的情況。
很多東西,看著是好,但是執行起來難度很大。
將地分給百姓?
那些士家根本就不會同意。
即使他們迫於趙徽的壓力,嘴上同意了。
但是在執行的時候,不會有人將自己的地分出去。
如以前的王莽,被推舉為天子後,釋出的各種政策聽起來非常好,可是結果卻是弄得天下大亂。
將士族手裡的土地收回來,現在並不是一個好的機會。
大漢不愁沒有土地開墾,只是這些土地,幾乎都在世家大族手裡。
普通百姓手中根本就沒有屬於他們自己的田地。只能成為士族的佃農和附庸。
士家擁有兩天萬頃,附庸於他的農戶有千戶。
這些人不需要給朝廷交稅。
最終獲利的是士家,受損的官府。
想要改變這種狀態,真的非常困難。
趙徽現在還沒有強大到,讓那些士家不敢反抗。
真的強行收回世家大族手中的田地,馬上就會有人暗中聯合袁紹,奪取幽州。
這些世家大族,要是鐵了心和趙徽作對,趙徽很難守住幽州。
世家大族靠不住,普通百姓現在同樣也靠不住,他們的力量相對士族來說,太弱小了。
當初在上谷郡的時候,趙徽有土地分給數萬流民。
那是因為上谷郡的地理位置,一直深受草原部落的困擾,相對其他地方,有更多的空閒土地。
但是現在不同了。
幽州大部分土地都是有主的了,而且幾乎都屬於豪門大族。
而這些土地,基本都是這些士族透過正常手段,從普通百姓手買來的,只是出的價錢比較低。
有太多的百姓,因為很多不得已的原因,做出了殺雞取卵的事情。
趙徽其實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雖然知道有利國利民的政策,但是現在也只能一邊走,一邊摸索。
經過幾次的內部討論,遼東的太守,終於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