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在確定趙徽在上谷郡的成就後,心中本來就很欣賞趙徽。
劉虞心中時常拿趙徽和公孫瓚進行對比。
現在趙徽主動來拜見他,劉虞心中越發覺得趙徽好。
兩人在州牧中的交流,很是融洽。
不過後面劉虞還是問道:“中華,你與伯圭之間,到底有何矛盾?”
雖然當初劉虞,就是想用趙徽來制衡公孫瓚。
但是他從沒想過引發兩人之間的戰爭。
劉虞是一個厭戰者,不管什麼時候,不管誰輸誰贏,最後受苦的都是百姓。
因此如果可以的話,劉虞還是希望,趙徽能和公孫瓚握手言和,即使兩人只是表面和氣,只要不要在發起戰爭就行。
當初劉虞和公孫瓚的矛盾,主要就是因為戰爭的原因。
公孫瓚想打戰,而劉虞卻不想,即使公孫瓚打的是烏丸人,但也終究是勞民傷財。
趙徽和公孫瓚有什麼矛盾?
趙徽自己的都不知道有什麼矛盾。
不過是在劉虞表奏自己為上谷郡太守時,公孫瓚就已經將趙徽認定為是劉虞的人。
趙徽的存在,影響到了公孫瓚獨霸幽州的目的。
兩人還真的沒有什麼個人私怨。
趙徽道:“我和他哪有什麼矛盾,不過是我擋了他的路,他想要先將我除掉。”
劉虞道:“你擋了他的路?唉……”
劉虞馬上就反應過來,趙徽說的路是什麼路。
劉虞嘆道:“天下已如此,只是苦了百姓。”
現在有了這樣的機會,眾多諸侯,但凡有一點野心的,都會走上爭霸這條路。
“中華,你告訴我,你以後會走什麼路?”劉虞突然問道。
趙徽說道:“我想讓天下的百姓,能夠過得更好。”
劉虞沒有去指責趙徽,雖然他是漢室宗親。
雖然劉虞對於天下大勢,看的沒有趙徽清楚。可他也知道,漢室江山,已經難以為繼。
天下皆是野心勃勃之輩,單是他的幽州,現在就有兩人。
劉虞道:“好了,我們不說這些了。”
作為漢室宗親,他不可能支援趙徽來篡奪大漢江山。
“中華,這些書,還有這桌上的千里香,都是產自上谷郡,你可知道出自何人?”
對於這些書籍和美酒,劉虞也是派人去查過,以前也問過前任太守徐寬。
但是他都沒能得到有用的訊息,上一次本來想問趙徽。
但是還沒等他出口,趙徽就已經和公孫瓚各自率領軍隊,南下去討伐董卓了。
面對劉虞,趙徽沒有隱瞞,道:“不瞞大人,這些都是我弄出來的。”
就算趙徽不說,現在趙徽成為上谷郡太守,很多人都會猜到趙徽身上。
以前趙徽隱藏在幕後,擔心被人知道後守不住。
可現在,趙徽已經是上谷郡太守,上谷郡由他說了算。
這些東西,也沒有在隱瞞的必要。
以前朝廷還有威望,如公孫瓚這類實權大佬,就算眼紅上谷郡,也只能派人來上谷郡打聽訊息。
可現在公孫瓚已經有膽子,派大軍攻打上谷郡了。
即使趙徽還繼續隱瞞,真的被人打下上谷郡,這些東西也終究會被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