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些失望的甄宓,不在往街上看,而是坐到邊上,開啟手裡的書,津津有味的看著。
她的幾個姐姐,等看不到趙徽典韋是的身影后,也是離開窗戶,坐到甄宓身邊。
相較於甄宓,她的這幾個姐姐,並不喜歡讀書,坐下來後,就開始閒聊。
不過她們說她們的,甄宓一點不受影響。
很多書看了一遍,但是甄宓還會再看第二遍第三遍,而從上谷郡帶回來的那本唐詩宋詞,甄宓更是從不離手。
即使上面的詩詞,甄宓都已經可以背誦了,但是甄宓還是很喜歡捧著書,慢慢的品讀。
出了中山城,趙徽帶著大軍繼續前進。
十天後,趙徽的大軍終於踏進幽州地界。
而就在這個時候,趙徽收到了來自上谷的訊息。
“五天前,北平郡的軍隊有大規模的調動,正在向南前進,現在估計已經和公孫瓚會和了。”
趙徽找來典韋周倉等人說道。
不用趙徽明說,公孫瓚在歸途中,突然調集兵馬南下,已經完全暴露了公孫瓚的目的。
要說公孫瓚調集大軍不是來對付趙徽,根本就沒有人會相信。
太史慈在得知訊息時,也是馬上親帥大軍過來支援。
但是上谷郡偏遠,又是在北平郡出兵後才得知訊息。
所以太史慈最多隻能來收拾一下殘局。
改變路線繞過公孫瓚的封鎖?
公孫瓚既然已經決定,趙徽這一萬大軍的動向,肯定一直都在公孫瓚的監視中。
一萬人想要悄無聲息的消失,躲過公孫瓚的耳目,基本沒有這個可能。
不管趙徽往哪個方向走,公孫瓚都可以提前堵在前面。
除非趙徽往後撤,重新退入冀州,但是糧草將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面對公孫瓚的大軍,冀州內各郡的太守,不落井下石就很好了,趙徽就別想再從他們手裡拿到糧草。
趙徽知道自己和公孫瓚遲早會有一戰,但是他沒想到,公孫瓚竟然如此果決,在他還沒有返回上谷,就率兵提前攔截他。
還好北平郡早已有趙徽的眼線,公孫瓚一出兵,訊息馬上就傳回上谷,不然如果趙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繼續前進,被公孫瓚在半路來一個伏擊,真的有可能萬劫不復。
公孫瓚從北平調動南下的軍隊,探子查到的數量是在兩萬。
扣掉公孫瓚在虎牢關下折損的兵力,此刻攔在趙徽前路的公孫瓚,他的手中應該有兩萬七千人左右。
其中有兩千,是公孫瓚這幾年,在草原中殺出來的精銳白馬義從。
但是趙徽手中的兩千騎兵,戰力上並不會弱於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而陌刀隊更是遠強他們。
雖然前路被公孫瓚堵住了,但是趙徽並不虛。
和典韋周倉等人說了情況後,趙徽沒有讓大軍停下,而是加速前進,同時派出斥候,去查探公孫瓚的資訊。
幽州的地形,趙徽早已熟記於心。
大軍前方,正是由西向東的巨馬水。
此河與黃河有點相似,也是成一個幾字行,向東注入渤海。只是水流遠比不上黃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