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年輕的時候,是當時京城裡人人羨慕的物件。
父親是朝中位高權重的大臣,母親是皇后的閨中密友,她從小在宮裡長大,長大後便嫁給了青梅竹馬的太子。
從小享受著無上的榮華,自身也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太后生長在這樣的環境裡,也養成了自身乖巧懂事的個性,她聽從父母的安排,從不會違抗父母的話。
與她正好相反的,便是自己的兄長。
兄長比她大三歲,從小就是個叛逆的性子。
父親做官已經接近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便只希望兒女能夠安穩度日即可。
所以對兄長的要求,便是希望他能好好讀書,以後在朝中做個閒散的小官,吃穿不愁即可。
可是兄長的想法,卻正好與父親相悖,他想要去邊關,上戰場,建功立業。
為此,他十五歲便偷偷離家,跟著當時父親的死對頭蘇予升,隱姓埋名上了戰場。
父親知道後,大發雷霆,揚言再也不要這個逆子。
發完脾氣以後,又摸著她的腦袋,對她道:“昭雪,你可要聽爹的話,爹為你們安排的,都是能保你們一生平安的後路,你們是爹的兒女,爹不會害你們的。”
她那時候還有些懵懂,但似乎能看出爹不想讓兄長太過出頭的想法,然而等她一切都想明白了,卻已經太晚了。
一年之後,年僅十三歲的她,嫁給了當時的太子,成為了太子妃。
太子對她一直很好,兩人夫妻和睦,不久她便有了身孕。
然而就在孩子六個月的時候,兄長回來了,他在蘇予升的教導下,立下了軍功,受了封賞。
她當時是為兄長高興的,兄長終於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成功。
可不知是不是樂極生悲,她有一次外出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自己肚子裡的孩子,就這麼沒了。
而且太醫在給她診脈的時候,還告訴了她另一個噩耗,她本就體弱,這次沒了孩子傷了根本,以後再難有孕了。
那是她第一個孩子,本就十分傷心,再聽聞這個訊息,更是傷心過度,日日以淚洗面。
幸虧當時的太子在一旁細心地照顧她,耐心地勸慰她,才讓她重新打起了精神。
然後,府裡便傳來父親逼著兄長去辭官,兄長不肯,竟被他打得下不來床的訊息。
她聽了以後,立馬趕回了家,去看望兄長,規勸父親。
不知為何,那次她總是覺得,兄長看她的眼神中,帶著說不清的歉疚。
在她的勸阻下,父親最終長嘆了一口氣,放過了兄長。
但她看著父親心力交瘁,彷彿一夜老了十歲的樣子,心裡隱隱有些不安。
從那以後,父親便漸漸將他手中的權利,交付給了別人,急流勇退,將自己從權利中心,慢慢分離了出來。
後來太子登基,成為了皇上,她成為了皇后,皇上雖然後宮佳麗三千,但依然給她足夠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