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素僧人又拿出一道玉簡,這玉簡映現出幾個字,為《佛道金身》
“這是我佛門的鍛體功法修行的金剛十重,羅漢十重,菩薩十重,最後則是成就佛陀金身,讓肉身得以金剛不壞。若是你肯和我談談,這鍛體法訣,便是你的了。”
樸素僧人將這玉簡推過去,並且面帶微笑,笑容十分祥和。
楊明又是臉色複雜,半響道:“這位大師,我已經修煉一門鍛體功訣了。”
“無妨”樸素僧人微笑著:“鍛體功法不好同時修行只是因為有些屬性相沖,但體修的鍛體,原本就需要多種功法共同淬鍊。佛道金身是最頂尖的功法,修行其他的鍛體功法反而能有所幫助。
你修行的這門火相的鍛體功法有幾分奇異,但是一種基礎鍛體,沒有太高深的層次。但修行了你現在的鍛體功法,再去修行另一門會卻能有所幫助,正好符合這佛道金身。況且,這佛道金身雖有我佛教色彩,但並非只有佛修能修行。”
楊明的表情更是複雜,佛道金身雖然不是隻有佛修能修行,但現在的楊明學這佛教功法,煉著佛教鍛體,那和這佛修有什麼區別?這因果越牽扯越深,讓楊明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佛道金身確實是最頂尖的鍛體功法,雖然不及道教的八九玄功的名聲大,但也只是稍遜色一些。並且修行到最高深的佛陀金身,那威能可比同等程度的八九玄功還要強,可謂是驚人。這對楊明的吸引力自然是非常大的!
“那大師,我們先交談吧,如果我談的佛理你覺得認可,再說這佛道金身的事。畢竟我已經收了你們的一念花開,若在如此,就有些太貪婪了。”楊明回道。
“楊施主倒是有心了”樸素僧人倒是神色如常,雙手合十:“那我們就開始吧。”
“敢問,何為佛?”
樸素僧人眼中光芒閃爍,如佛光普照,帶著威嚴浩蕩。
這問題問的很大,楊明也是陷入沉思,半響才回道:
“為佛者,普渡蒼生。為佛者,救苦救難。為佛者,超度冤魂。為佛者,讓佛光照耀天地。”
樸素僧人微笑著,神色沒有太大的變化,也沒說什麼。
“當然,這是世人眼中的佛,雖然也是佛,但也只是佛的一部分。”楊明繼續道:“為佛者,當為苦海中的撐船人,以自身功德修為,在苦海上撐起一葉孤舟,渡世人前去彼岸。
雖都世人,但並非渡盡世間所有之人,渡盡世間所有生靈!
有人本身為便為惡,身便是惡之化身。就算轉世輪迴千百世,就算傾盡四海三江所有水,都無法洗刷他們的惡。表面上已經心悅誠服,但一點有機會便會露出他那本惡的爪牙,此子便不可渡向彼岸。
雖說渡過不可渡的人有大功德?但已是不可渡,談何渡過?而佛若全身心放在這不可渡之人上,那正常的世人又如何?浪費了精力和時間,反而讓世人未彼岸。佛應該是平等,對所以人平等。在平等的對待之後發現這是不可渡之人。還需用金剛之威,鎮壓轟殺,這也便是另一種渡人。”
樸素僧人聽到楊明這話則是眼前一亮,露出欣賞。
楊明則是繼續開口:“佛還不渡一種人,那便是已有內心的道,堅定的踏出自己的風采,不認為彼岸極樂為自己歸屬的人。他們已有自己心中的堅定,若是強行去所謂的‘渡’人,那豈不和強盜無異?
這便是佛不渡無緣之人!”
聽到這話樸素僧人更是眼中光芒閃爍,輪轉著光輝,對楊明的話贊同和認可,並且對他能說出如此佛理而表示驚歎。
楊明又思索了片刻,又緩緩開口道:“佛者,一人一張弓,二支箭,一箭為常,另一箭為無常。為佛當間於常與無常之間,當以秩序平衡,處萬物最合之點!”
話音剛落,那樸素僧人渾身放光,耀眼的光芒從他身上浮現,如同一輪金色的大日。
頓時地湧金蓮,天降繁花,晶瑩的光芒浮現,各種氣機垂下,萬千異像湧現,看上去極其驚人。
這金色的大日綻放出耀眼的光芒,而菩提壽光佛盤正坐在其中,法相莊嚴,氣勢浩瀚。
菩提壽光佛望著楊明,神色莊嚴道:
“楊明,你可願入我佛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