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丹堂的瞭解,他遠不如瓦丹。
“羽雁九、趙丹成、李月,他們三人應該可以。”瓦丹停頓片刻,然後點出三人。
“李月是哪年進的丹堂?”
“我記得還不到十年?”
曹信一怔。
“陛下記得沒錯。”
“李月是八年前被選入聖殿,前幾年表現不佳,但近來兩年,煉丹技藝突飛勐進,現在煉製‘大還丹’沒有問題。”
瓦丹回道。
他們這一批,年齡都不超過四十歲,算是大夏的新生代,不但避免了近親繁殖,而且出生後受到過系統的、完整的教育。
比他們的父輩、祖輩,要聰明的多。
這是大夏未來的希望。
也是聖殿的未來。
“不錯!不錯!”
見自己蒐羅的這些人才陸續成長,曹信也一陣歡喜,隨後,他才問道:“藥材充足的話,丹堂,你們四個,每個月能煉製多少‘大還丹’、‘小還丹’?成丹率大概多少?”
“每個月——”
“‘大還丹’二十粒,成丹率三四成左右。”
“‘小還丹’一百二十粒左右,成丹率能到六成。”
瓦丹估了一個相對保守的資料,後面又補充道:“後續兩年,數量至少能翻兩番。”
行!
暫時夠用!
產量方面,人多力量大。
但成丹率這一塊,就太依賴技藝精湛的煉丹師。
而原始仙界中——
大夏,國、野總人口不到六萬。
聖殿,丹堂煉丹師不滿三十人。
哪怕曹信努力培養,在大梁世界的後期四十年來,用海量藥材大加培養,甚至還充當傳聲筒,將他們在煉丹中遭遇的問題、難點,整理總結,每隔一段時間,就帶到大梁世界長生堂,讓那裡的高明煉丹師為他們解答。
但畢竟人口太少、根基太淺。
四十多年下來。
丹堂仍顯單薄。
“還是要多多培養後進。”
曹信跟瓦丹聊了聊有關丹堂建設、煉丹師培養方面的話題:“煉丹師的數量跟水準提升上來,聖殿,包括整個大夏,才能有足夠的丹藥支撐,培養跟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武者。”
而這些武者中,又能篩選出更多的有志於成為煉丹師、有煉丹師資質的潛力股。
良性迴圈!
這是王道!
聊了一陣。
讓瓦丹下去忙活。
曹信又回到聖殿十二層,念歸新世界。
……
暫居‘黑風嶺’。
前後已經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