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熊文燦來信
朱大典也算是貼心,當即答應下來,下令山東各地,大力籌措土硝,按照於孝天的要求,送往浮山所那邊。
於孝天為了減少運輸費用,乾脆直接就在浮山所建了一座精煉工坊,直接就地將土硝精煉成精煉的火硝,另外還生產出副產品,那就是可以食用的鹽,鹽就地就可以轉賣掉獲利,精硝則就成了黑火藥的最重要的生產原料。
當然這都是一些閒話,不說也罷,總之於孝天是想盡了辦法,從朱大典手中摳出各種他需要的東西,雖然遠不足以彌補他的投入,可是能少賠一些就少賠一些。
官軍九月底兵圍登州城之後,便開始攻打登州城,但是因為登州城城堅炮利,叛軍兵力眾多,官軍數次進攻都受挫,未能取得多大的戰果。
當然損失大的還是那些山東兵和浙兵,他們沒有現金的武器可供使用,只能採用最原始的辦法進行攻城,所以在叛軍的炮火之下,他們損失很大。
於家軍情況就不同了,他們擁有很強的火力,雖然未能攻破登州城,可是損失最多的卻只是一些彈藥罷了,人員損失並不是很大,主要還是折損在了城上叛軍的火炮射擊之下。
但是叛軍方面也損失不小,但凡是對上於家軍攻城的地方,叛軍就死傷慘重,防線可以說是岌岌可危,要不是李九成孔有德等人死命督戰的話,弄不好還真就被於家軍攻破了。
登州城這一圍就是兩個月過去了,叛軍為了守住登州城,也曾經多次出城強襲官軍防線,幾次突破官軍防線,還搶劫了一批官軍的物資糧秣,氣的朱大典怒斥那些無能的軍將,甚至還殺了幾個失職的千總把總,以震懾這些官軍。
但是於家軍所駐防的防線,卻從未被叛軍強襲過,只要於家軍所在的地方,就是叛軍劃定的死地,絕不會有叛軍膽大妄為到敢去強襲於家軍的防線,所以於孝天當然不會受到任何呵斥和苛責。
後來為了困死叛軍,朱大典只能用出了土辦法,讓官軍圍著登州城挖出了一條又寬又深的溝壕,這才徹底堵住了叛軍逆襲。
但是天氣到了十月的時候,氣溫便急劇下降,十月中旬的時候,天上就降下了這一年的第一場雪,小冰川時期的猙獰面目,在這個時候終於展現了出來。
而大批官軍,因為補給不足,直到下雪的時候,官兵還都穿著單衣,各個凍得是瑟瑟發抖,只能天天圍著篝火取暖。
反觀一下於家軍的兵將,真是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人家於家軍從進入十月,天氣氣溫驟降下來之後,很快便獲得了大量棉衣棉被的補給,每第一百四十八章熊文燦來信
個於家軍的兵將,都換上了暖和的冬裝和棉靴,甚至連手上都配發了棉手套,最不濟也會配發給兵將們一雙雙層的厚棉布手套。
所以於家軍兵將在入冬之後,並沒有遭太多的罪,可是相對來說,於家軍的兵將凍傷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這些於家軍的兵將,主力其實還多是南方人,雖然也有一些北方人,可是比例卻較低,這些福建兵,雖然福建那邊冬季也不暖和,甚至也下過雪,但是相對來說,那只是極端氣候罷了,大多數時間,福建那邊的氣溫還是會處於零度以上。
所以南方兵在這邊耐寒能力就相比山東兵要差很多,稍有不慎,就可能會被凍傷,到了十月底的時候,於孝天已經發現,自己麾下的兵將之中,不少人手上腳上和臉上都開始出現了凍瘡,這讓他著實有點心疼。
不過這樣的凍傷,倒還不至於太過嚴重,這一次北上作戰,其實也是給這些南方兵見識一下北方冬季作戰的機會,錘鍊一下他們在北方冬季作戰的能力。
另外於孝天要求兵將們,每天在營中,早晨必須進行常規的跑操訓練,這樣可以讓兵將們儘量活動身體,保持血脈通暢,平時沒事就多揉搓雙手和臉部,拍打全身上下,來提高他們對嚴寒的適應力。
加之他提前準備了較為充足的棉衣,早早配發下去,讓官兵們沒有太過受罪。
可是即便是如此,於孝天也覺得事情不能這麼繼續拖下去了,歷史上官軍是直到十二月之後,才擊敗了叛軍,可是他卻並不想繼續這麼耽誤下去了。
因為這個時候他收到了熊文燦的一封信,熊文燦在信中,婉轉的要求他,最好是能儘快率部返回福建,因為他在兩廣走馬上任之後,又碰上了海寇的問題,特別是廣東那邊,海盜的勢力叢生,大大小小的海盜有上百股,要是連那些漁民冷不丁也幹一下的話,恐怕要有幾百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