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活三年,前程註定無望,如今平靜赴死,或許是為了家人,或許是為了九皇女。
皇上留了慧貴人三年,此時才發作,又是為了什麼?
念淺安微微抬眼,看向昭德帝的頭頂:如果真如她所料,她這次絕對說到做到,再也不偷罵皇上傻龍了。
她想要的答案,轉眼已揭曉。
姍姍來遲的周姑姑身後跟著內務府總管,總管身後跟著慎刑司大太監,甩袖行禮尖著嗓音稟道:“走水起因已經查明,服侍常貴人的宮女太監供認不違,常貴人賊喊捉賊,意圖謀害德妃而不得,致使偏殿失火,因巡夜侍衛及早發現,才沒釀成大禍。”
此話一出,滿室又靜。
劉文圳再次適時開口,“常貴人居心叵測、倒行逆施,收押慎刑司即刻問斬,屍身丟去亂葬崗,其家人不得收屍裝裹,即日發配北地流放,永世不能大赦。”
念淺安收回暗搓搓的目光,不再偷瞄昭德帝的龍頭。
皇上不傻。
既然要死死捂住綠帽,自然要找其他由頭處置珥郡王、常貴人。
常貴人也不傻。
完美詮釋了什麼叫趁火打劫,放火求見皇上,為的是死一拖一,親自揭發徹底整垮珥郡王。
比起慧貴人,常貴人才是貨真價實的首告。
而比起慧貴人,常貴人顯然不留退路,沒有為家人為十一皇子打算的意思。
常貴人這麼做,動機是什麼?
舊案已破,答案揭曉,新的疑點浮出水面。
正神遊天外,就見昭德帝龍爪一揮,任劉文圳命人清理該走該死的各式“罪人”,轉頭對陳太后溫聲道:“夤夜驚擾母后,全是兒子的不是。眼下舊事新事已了,兒子也能安心告……”
話未說完,嘴邊徒然沁出血絲,血絲剎那成血霧,嘔出一口老血低頭栽倒。
陳太后駭得聲音都變了,“皇帝!皇帝!快、快宣太醫!”
周皇后猛地站起身,姜貴妃飛撲而上,屋內立即亂作一團。
陳姑姑出面主持大局,直到天色微亮才轉去偏殿,疲憊笑道:“皇上暫無大礙,只是一時還不好挪動,這裡有太后、皇后在,幾位娘娘請先回吧。太子妃也別乾等了,且隨太子回東宮,真有什麼事兒,奴婢萬不敢隱瞞不報。”
她的意思,就是陳太后的意思。
姜貴妃等人無論作何想法,都得聽話離開。
念淺安也抬腳離開,皇上吐血,驚動了整個太醫院,還有整隊御前侍衛。
前後戒備的侍衛中,已經調去御前的大綠葉赫然在列。
念淺安目光一閃,和大綠葉擦身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