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一聽就是藉口,小豆青本就心思穩重,明白這是要悄悄請人過來私下有事要說,忙心領神會地正色應是,折身就從後頭拐進大殿。
念淺安扶著小豆花的手臂,不急不緩地走向官房。
像今天這樣的場合,萬壽宮專門用來給女眷更衣的官房也得分個三六九等,念淺安想著殿內貴婦眾多,不時就有人出來更衣透氣,就挑了間位於角落的偏僻官房,示意小豆花親自放風,暫時別讓閒雜人等出入。
不一時小豆青就領著陳姑姑找過來。
陳姑姑先看念淺安神色,見她一臉泰然地坐著歇腳,不由鬆了口氣,跟著擔憂不減道:“六姑娘可是身子不舒服?您別害怕,在萬壽宮用不著害羞強忍著,只管回院子裡歇著就是,您小日子用的東西都是常備著的……”
她猜不出是什麼事兒,只當小姑娘家才來小日子不久,日子不準,開口就急著安撫。
念淺安被陳姑姑的腦回路和關切之情感動了,此時卻無心玩笑,但事急則緩,她心中猜測只有三分準,剛才當著小豆花和小豆青的面沒有表現出來,現在也不想嚇著陳姑姑。
只故作好奇地歪了歪頭,帶得頭上髮圈、耳垂耳璫都跟著晃出藍綠碎芒,“我沒事兒。我就是想問問姑姑,小表舅屋裡連個妾也沒有,哪兒來這麼多姑娘家的玩意兒一套一套地往外送?”
陳姑姑能做上陳太后身邊第一人,豈是個簡單人物,一聽就知這只是個話引子,雖不解卻也細細答覆道:“好叫六姑娘知道,頭先您還沒戴上這對髮圈,奴婢就曉得這是六殿下弄壞您鈴鐺的賠禮。正因六殿下庫裡沒有姑娘家用的東西,管事大嬤嬤才特意來找奴婢,私下跟太后娘娘討的。
連帶著和這副耳璫成套的頭面,也是昨兒才從萬壽宮庫房收拾出來,先過過六殿下的眼,才送到您手上的。六殿下送您的那些箱籠,雖都是屋裡大嬤嬤親自挑的,衣料首飾倒有一多半是太后娘娘撥過去的。
就拿這鑲琺琅籃點翠的髮圈和耳璫來說吧,除了太后娘娘庫裡還收著兩副成套的,往下只有皇后得了一套,貴、德、淑、賢四妃只得著幾樣零碎,剩下的嬪妃們就更別提了。六殿下肯用心,太后娘娘只有高興的,只要您和六殿下往後都能和和氣氣,一套頭面罷了,太后娘娘再沒有不捨得的。”
沒想到楚延卿示好背後還有陳太后的手筆。
念淺安臉上露出貨真價實的意外,隨即順勢擠出一臉抱不平的氣惱來,“竟叫我猜中了!這等精貴玩意兒果然不是誰都能摸得著,誰都能穿戴的!姑姑,大殿裡坐著賊呢!還好是我眼尖瞧見了,要是換個人看破了,即便明面上不說,暗地裡還不知怎麼笑話皇后失職!”
她三分把握變作七分,不等陳姑姑問,就將自己的發現說了,“那位娘娘的座位遠得都快卡進牆角里了,可見不得寵位份低,哪兒來的琺琅簪子戴?還有另外幾位娘娘,穿的衣裳還帶著簇新的摺子呢,頭上手上戴的首飾雖然沒僭越規制,但明顯不像自家能置辦得起的……”
她故意把對方打成賊,陳姑姑卻不會想得這樣“孩子氣”,越聽臉色越凝重,一邊細問首飾的花樣材質,一邊命小豆青悄悄去請周姑姑過來。
周姑姑代周皇后全權管理宮務,不說過目不忘,但對各宮各人得過什麼賞、該有什麼分例、名下財物有無增減心裡門兒清,加之世面見很多的陳姑姑一番潤色描述,聽完當即就拉下臉譏笑道:“可真是好大的手筆!這哪兒是衝著皇后娘娘來的,費盡心思作這種見不得人的妖,是想把所有皇子都拖進髒水裡呢!”
她不用特意找出內務府的賬冊對質,就接連報出一大串名號,“我能肯定地告訴老姐姐,你說的這幾樣首飾,都是近一個月內務府撥給大皇子府、二皇子府的分例首飾。三皇子那份是給李十姑娘行納妾禮時用的,四皇子、六皇子得的那幾樣,是備著人情走動,用來送給宗室、親族女眷的壽禮、賀禮。”
陳姑姑聽到這裡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氣到極致反而笑了,甚至還有閒情和周姑姑姐姐來妹妹去,“老妹說的話我再沒有不信的。還真叫六姑娘說對了,果真是出了個膽大包天的惡賊!這要是來個人當眾揭破皇子和嬪妃私相授受、私贈首飾,別說諸位殿下說不說得清,就是說得清,也少不得一場腥風血雨!”
首飾白紙黑字記在各皇子名下,轉頭卻戴在嬪妃身上,說得清也得有人肯相信,汙名妥妥的洗不清了。
甭管皇子們知不知情,也無論牽連進去的嬪妃是否得寵,只要是皇上的女人,就是皇子們名義上的妃母。
兒子和庶母私相授受?
皇上不呵呵才有鬼,就算不因此厭棄諸皇子,也少不得弄死當事人好把綠帽子給染紅了,大過節鬧出這種晦氣事兒,往後還能不能好好過端午節了?
饒是陳姑姑見慣風浪,也藏不住冷笑裡的震驚,“好惡毒的用心!”
究竟是誰在背後搗鬼,盜用首飾栽贓皇子和嬪妃,輕輕巧巧一出手就想搞臭所有皇子的名聲?
這也是陳姑姑和周姑姑不急不躁的原因:所有皇子都牽扯在內,誰也得不著好處。整件事都透著解釋不通的詭異。
念淺安卻已有十足把握,深覺這套路好熟悉!
假侍衛真皇子在案子鬧大後就毫無動靜,原來是在這兒等著呢!
果然夠狡詐夠謹慎。
這是沒揪出她和柳樹恩,乾脆先下手為強把水攪渾,又怕暴露那位假宮女真庶妃,就直接把髒水潑到所有皇子和選定的低等嬪妃身上,不但能混水摸魚,還能逼著知情者不得不放棄後手。
只要有今天的局在先,只要皇上金口玉言做出處置,將來再捅破什麼姦情都是白搭,孰真孰假都不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