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你怎麼才來,趕緊進去吧!賓客都已經到齊了!換身衣服,準備拜堂!”
鴻天大主教一直盼著新郎前來,可是新郎一直沒有出現。可把他給急壞了。
牛蠻子低語了幾句,然後被人領著,匆匆進了裡面的宅子。換了身嶄新的衣服,胸前更是斜繫著大紅花。滿臉笑容的走了出來。
“吉時到!請新郎新娘登臺!”
司儀官大聲喝唱著,牛蠻子率先登上了高臺。緊接著,後方的帷幕拉開,蒙著紅蓋頭,穿著霓裳綵衣,鳳冠霞帔的新娘子,在伴娘的攙扶扶牽引下,款款而行,姿態優雅的漫步到了牛蠻子旁邊。
到得此時,這對新人終於聚集在了一起。
由於是入贅,所以女方顯得較為主動。一些程式都被省掉了。
比如,本來是應該由新郎侍立花轎前,拱手延請新娘下轎。由於男方是倒插門,等於是把男的娶進來。所以這一程式就沒了。
兩人直立喜堂的高臺之上,各就各位。
“新郎,新娘進香!”
司儀官扯著喉嚨唱喝的同時,早已經有下人,準備好了點燃的線香。交到新娘與新郎手中。
“跪!獻香!”
這裡獻香是獻給列祖列宗,而不是男女雙方的長輩。拜堂成親是一件非常神聖莊嚴的事情。等於家中添了一口人,也意味著可以傳宗接代,有人繼承香火了。
在古代,百善孝為先。
所以,拜堂之前,必須向祖宗獻香,叩拜。一方面表達自己的虔誠和敬畏之心,另一方面,也是進孝的一種方式。
通稟祖宗英靈,讓他們九泉之下含笑。
“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新娘與新郎恭敬的磕了三個響頭。這期間,非常考驗新娘子的技術,蓋頭很容易掉下來。如果掉下來了,那就等於是曝露於眾目睽睽之下。
會被夫家罵成不檢點。
向祖宗禱告,獻完了香。接下來就是拜堂了。
“一拜天地……”
“且慢!”
坐在前排觀看的慕容公子終於忍不住,站起身,阻止雙方拜堂。
“慕容公子,您看今日是我龐家大喜的日子,若有招待不周的地方,等婚禮舉辦完了。我認罰。”鴻家主陪著笑臉,嚮慕容公子拱手作揖。
無數的賓客都看著呢。
這個時候,要是鬧起來,丟的可是鴻家的臉面。
“哼,本公子可是獻了厚禮,為何不見禮官唱出來呀?”慕容公子冷著臉挑毛病。
本來,按照規矩,賓客贈送的禮品,確實需要當眾唱出來。
一來可以顯耀賓客與主人家的濃厚情誼,二來也能彰顯賓客的雄厚財力。主人家也有面子。
不過有些人家舉辦婚禮時,考慮到一些貧窮賓客的面子。就會故意省略唱禮單這一環節。
否則,大家同樣都是喜東家的親戚,你送了一百兩金子。我卻只送了一兩銀子。
當眾唱禮,就會讓人面子上過不去。
那個送一百兩金子的賓客,固然掙足了面子。但是那個只送一兩銀子的親戚,可就臉面掃地,淪為笑柄了。這會讓他抬不起頭,甚至都不好意思再留下來吃飯。
所以,一些素質休養極高的喜東家,出於為一部分賓客的面子考慮,就會選擇不唱禮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