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使團再次正式覲見頡利可汗。
頡利大帳內,溫彥博侃侃而談:“可汗,我大唐與突厥自前年渭水結盟以來,已兩年未動刀兵,這是兩國百姓之福。我大唐皇帝陛下對於可汗遵守信諾的品德大為讚賞。我使團本次前來,就是為了增進與突厥的關係,再開邊市,為兩國百姓謀福的。為表誠意,我大唐皇帝陛下命外臣帶了一批大唐的特產,送與突厥,望可汗萬勿推卻。”
“呵呵,大唐皇帝的厚意,本汗豈可辜負。”頡利壓根就沒想推卻,直接出言說道。
帳中其餘突厥官員,一聽大唐使團帶來了禮物,一個個的眼中也都流露出了貪婪之色。大唐的東西,絕對都是好東西呀那是有錢都未必能買到的。
“既如此,且請可汗和諸位首領移駕帳外,隨某去點收禮物。”溫彥博又說道。
於是,一大幫子人呼啦啦出了大帳。
大帳外,使團的數十輛貨車都已排成方隊停好。車上遮蓋貨物的布幔,也都揭了下來。馬車上堆碼的一口口木箱,展現在眾人面前。
頡利帶著突厥官員列隊於馬車方隊之前,眼巴巴的瞅著那些木箱。這麼多大車,攜帶的東西不亞於一個大商隊呀。這次,大唐還真大方呀
溫彥博命使團的雜役從前幾輛馬車上各搬下了一口箱子,當著頡利和突厥官員的面開啟。
“這幾輛馬車中裝的,都是尋常俗物,瓷器、絲綢和茶葉而已。”溫彥博介紹道。
一聽溫彥博把這些東西稱作“俗物”,頡利和那些突厥官員便有些恍惚了。你們大唐的特產,不就是這些東西嘛。這些東西在我們這邊,已經算是寶物了。就這還說是“俗物”,難道你們還帶來了更好的東西不成
溫彥博微微一笑,又走到一輛馬車跟前,命雜役搬下了幾口箱子。
頡利和那些突厥官員目不轉睛的盯著這幾口箱子。他們知道,那不俗之物,應該就在這裡面了。
箱子被開啟了,頡利和突厥官員的眼睛立刻就是一花。陽光下,那箱子中的物品反射著太陽的光芒,令人無法直視。
溫彥博拿起了箱子裡的一面鏡子和一個玻璃杯,往頡利面前走去。
“玻璃,居然是玻璃”一名突厥官員驚訝的大叫起來了。其實不用他喊,頡利和其餘官員也都認出了溫彥博手中的器物。
頡利君臣的心跳全都加速了。
“可汗,這是我大唐從去年開始出產的新特產,請您鑑賞。”溫彥博把鏡子和玻璃遞給了頡利。
“哈哈,這叫玻璃,你們大唐的商人去年就有人把這些玻璃做的東西賣到我們突厥來了。”頡利開心的大笑道。可隨即他就臉色一沉說道:“那些商人心太黑了,這麼一面小小的鏡子,就要用二十隻羊或者是三頭牛才能換到。這一個玻璃杯,也要十二隻羊或者兩頭牛才能換到啊。就這,還有價無市。本汗也只是買到了一兩套而已,根本不夠用啊”
趙雲澤心道:您也好意思說買估計定是大唐的商人送給你的,要不然,他們也沒法在你的地盤做生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