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長安後的第二天,趙雲澤便去武庫別署出勤了。
閻立本、方直等武庫別署的官員見到趙雲澤迴歸,自有一番熱鬧,無需贅言。
眾人熱鬧一番散去,趙雲澤便讓閻立本和方直向他介紹武庫別署這一個月來的情況。總得來說,武庫別署運轉良好,似乎離了趙雲澤這個大掌櫃的,根本就沒受什麼影響。其實,前期的工作趙雲澤已經做得幾近完美,即使他不在,武庫別署的官員只需按照他擬定的套路做事就好了。
瞭解了武庫別署這一個月來的情況,趙雲澤便在閻立本和方直的陪同下去工坊參觀檢查。
趙雲澤先去了配製火藥的工坊。這個工坊內做事的,都是李世民撥過來的宮中太監,由原兩儀宮的管事太監劉安帶領。這些太監別看肢體殘缺,但做事還是很認真的。這一點,從工坊內的擺設和衛生情況就可以看得出來。整個工坊井井有條,各種物資分門別類各歸其位,完全按照趙雲澤以前定下的規矩執行的。
趙雲澤在火藥工坊內轉了一圈,感覺非常滿意。因為他事先並沒有通知武庫別署他今天會出勤,所以,可以很肯定的說,火藥工坊並沒有搞形式主義,趙雲澤所看到的,就是火藥工坊平時工作的場景。
可別小看這種擺放生產物資和做好車間衛生的細節,在後世,這種生產管理被稱為“5s管理”的,既能提高生產效率,又能有效避免生產事故的發生。打個比方說,如果各種物資擺放凌亂無序,你找件工具或者找樣原材料,可能都要花半天時間。而且,也大量佔用車間的空間,給人員、車輛的活動、進出帶來不便,還極容易引發事故。
武庫別署製作的都是易燃易爆品,就更得加強這方面的管理了。這也是趙雲澤極為看重的一項工作,完全放在了跟保密工作等同的地位上。
趙雲澤對火藥工坊的員工大加誇讚一番後,就去了火器製造工坊。趙雲澤對於火器製造工坊內的“5s管理”也很滿意。他把檢查的重點放到了工匠們所製造的火器上。
目前,火器製造工坊只生產兩種火器,一為手投霹靂彈,一為竹管火箭筒。因此,火器製造工坊內也分成了兩個區域,各負責製造一樣火器。
製造主事房遺直陪同趙雲澤對火器工坊進行檢查。走到手投霹靂彈的製造區域,趙雲澤一眼就看到工匠們在做一種超大號的霹靂彈。那霹靂彈的大小,比一個籃球還大。
“怎麼把霹靂彈做的這麼大”趙雲澤疑惑道。
于志寧道:“趙大人,這是閻大人新設計出的用投石機來拋擲的霹靂彈。”
趙雲澤一拍腦門,道:“瞧我這腦子,怎麼忘了大唐軍中還有投石機了閻兄,還是你想的周到。”
閻立本微微一笑,道:“只不過是加大了霹靂彈的形體和引線長度,這算不得什麼。這種霹靂彈,也只能用來對付密集隊形下的敵軍,否則就有點浪費了。”
趙雲澤沒再說什麼,又去看竹管火箭筒的製造。
到了竹管火箭筒的製造區域,同樣讓趙雲澤大吃一驚。只見那些工匠們不但製造單個的火箭筒,還在製造一種將多支火箭筒捆綁在一塊,共用一根引線的新武器。
我靠,這不就是簡易版的火箭炮嘛
“閻兄,這也是你的主意”趙雲澤指著簡易火箭炮問閻立本。
閻立本道:“這可不是閻某的功勞。這是一個工匠想出來的主意。那工匠說,一根一根的點燃火箭筒太耗費時間,他便向某建議將多支火箭筒捆綁在一塊兒,共用一根引線。某覺得這方法可行,試驗過後又沒出問題,就命他們這麼製作了。”
趙雲澤點了點頭,便仔細看那些工匠們的操作。趙雲澤發現,那些工匠並不是簡單的將多支火箭筒捆綁在一塊兒,而是在捆綁時,單支火箭筒相互之間,還墊入了竹片。如此一來,一套多管火箭筒,每隻火箭筒的開口朝向角度就有了細微的差別。
趙雲澤稍一琢磨,就明白工匠們這麼做的用意了。“這是用來對付騎兵的吧”他問閻立本。
閻立本點點頭,道:“正是用來對付騎兵的。騎兵衝鋒時,單騎之間隔著很大的距離,調整一下單支火箭筒的角度,就可以覆蓋更廣的面積,能對騎兵形成有效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