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的基礎是粉絲,這是全球通用的真理。
只有粉絲才能把明星的價值變現。
這個社會的根本價值其實還是利益體系的構結,熙熙攘攘為利來往,明星藝人所謂的商業價值,歸根結底還是粉絲的購買力。
粉絲的購買力強了,明星的商業價值就強,就會有無數的投資者贊助商搶著來送錢。
所以,娛樂圈的發展歷程,其實就是藝人刺激粉絲消費變現的過程。
至於如何刺激消費,那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不過,無論是七十二變還是三十六計,本質都是離不開兩樣東西:人設和曝光率。
人設可以說是一個藝人的靈魂。
在娛樂圈裡打拼,如果沒有人設,那麼絕對不是一個成熟的藝人,至少是身後沒有一個成熟的團隊。
人設的重要性在於能夠提高觀眾的辨識度,培養觀眾的好感,從而讓路人變粉絲,增加自己的商業價值。
例如說“小鮮肉”,這就是一個極成功的人設。
現在只要提到這個詞,很多人腦海中條件反射的就是那幾個年輕人。
這種極具辨識度的人設吸粉速度之快,簡直讓人瞠目結舌。
最後,粉絲的購買力反饋給了藝人,頓時給那幾個人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
“小鮮肉”的人設是如此的成功,以至於後來出道的,只要是男藝人都想著往這個人設上湊。
但是物以稀為貴,再加上失去了既得利益的人在背後推動,以至於這個最成功的人設後來都快臭大街了。
蕭銘在那個世界見多了娛樂圈人設崩塌的慘案,所以在這邊從一出道就在開始考慮自己的人設。
但是,人設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是個非常龐大而且複雜的工程。
因為沒人知道哪些人設會半路崩塌,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的試探。既在試探商業市場的深度,也是在試探觀眾粉絲的底線。
到目前為止,蕭銘對自己的進度還是滿意的。
透過《出發吧!兄弟》,蕭銘一直在嘗試著建立“聰明”這個人設,然後附加友好、大度這些副人設。
從昨天晚上《出發吧!兄弟》第一期的播放反饋來看,效果還是很明顯的,最起碼他的“聰明”是不惹觀眾反感的。
蕭銘有信心,《出發吧!兄弟》的導演組只要不傻,就肯定會按照現在既有的觀眾意識,在後期剪輯的時候把蕭銘的人設往“聰明”上靠攏!
那麼,隨著節目的後續特輯的播出,蕭銘“智多星”的人設將會越來越豐滿。
而且,更妙的是,等到“極限男人幫”出來以後,裡面那個“神運算元”的人設樹立起來了,會對蕭銘的“智多星”人設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和加強作用!
人設相當於藝人的形象,它的形成也是分先來後到的。
先入為主這個詞可不是白說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必定會拿走最大的那塊蛋糕,然後是第二個。等第三個、第四個還想要有樣學樣的時候,那結果只會成為東施效顰。
就像人們總是習慣的性的拿現代人跟古人作比較,然後再透過某些莫名其妙的證據證明現代人不如古代人。
等“男人幫”的神運算元出來後,觀眾們肯定會拿他跟蕭銘的“智多星”作比較。
即使“神運算元”在節目裡表現的比“智多星”優秀也無所謂,觀眾們總是會幫蕭銘找到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