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向小強知道,沈榮軒此舉多半隻是威嚇荷蘭,並不是說20小時後不同意條件就開戰。沈榮軒給他的底線是:三處港口得到一處即可;帕齊亞的石油、橡膠經營權,完全可以不要,只要能簽下一個條約,荷屬東印度出產的石油和橡膠,今後優先賣給大明即可;東印度總督可以不引渡;對受害華人的賠償,那本來就是個獅子大開口,底線是可以減半。
至於要兩千多名當地人償命,這個不能談。這是表明大明正義立場的一條,也是最拿得出手的一條。要是大明因為石油和橡膠跟荷蘭開戰,總顯得不那麼冠冕堂皇,但要是為了伸張正義而開戰,那就牢牢佔據了道德制高點。再加上那些屠殺照片在世界各地一發表,各國政府想聲援荷蘭的話,至少得考慮一下輿論了。
在滿足了這個底線情況下,向小強和代表團可以充分地抬高價碼,儘量多地為大明爭取利益。能兵不血刃得到這些最好。但如果荷蘭方面連底線也滿足不了,那說不得,只能動武了。反正雙方已經撕破臉皮了,大明對南洋的野心也暴露出來了。要是連點乾的都撈不到,那就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了。
說實話,按這個底線來的話,大明得到的並不多。殺土著償命,是為了給南洋華人報仇,並且提高他們今後的地位,使土著不再敢輕易惹他們;索要鉅額賠償,那也都是給當地華人的,大明政府一分也裝不進口袋。大明能真正得到的,也就是一處海軍基地、還有一紙優先購買石油和橡膠的條約而已。
但是向小強心裡卻很期盼。他很希望真能和荷蘭痛痛快快打一仗。因為目前的戰略態勢、和實力對比,戰爭的結果肯定就是大明徹底拿下荷屬東印度,把荷蘭勢力趕出亞洲。當然,那樣大明就成了眾矢之的,在英美法的眼中,大明就從盟友一下成了威脅,大明將會在政治上、軍事上承擔很重的壓力。
不過處理得好的話,比如不吃獨食,多拿出些資源、利益、島嶼來分給英美,那處境可能會寬鬆一些。但不管怎麼說,大明和西方的關係將出現拐點,再回到以前那種親密盟友的關係,是不可能了。大明在亞洲,將作為西方的競爭對手存在了。類似於二戰前夕日本和英美的關係。
但是大明一個世紀以來,尤其是近幾十年,維新成就巨大,學習西方很成功,科技、軍事、國力等都一點點趕上西方,不可能永遠當個小弟的角色,面對富饒的南洋資源區,大明總要爭取自己的一份。尤其大明自己又缺乏石油,手邊的荷屬東印度又盛產石油,不打主意是不可能的。
大明以前政府的軟弱、顧慮,給了荷蘭殖民當局以錯覺,認為大明別說圖謀東印度,連為被屠殺的僑民出頭都不敢,便一次次地縱容甚至挑撥土著血洗華人,達到打壓華人勢力的目的。但是現在新上臺的鷹派政府野心勃勃,缺的就是這樣一個藉口。現在怎麼樣?兩千多僑民被屠殺,這藉口太理想了,簡直不能稱之為“藉口”,而是理直氣壯了。
向小強很希望打這一仗。因為他的心底目標是打垮北清,統一中國。明軍的摩托化優勢、空中優勢、海上優勢,都需要大量的燃料。只有徹底拿下東印度資源區,才能保證敞開供應,甚至陷入持久戰,也不是那麼可怕了。另外,明清之間有年頭沒打過仗了,這一次規模也不大。明軍士兵大部分都沒見過血,很多老兵也不例外。這時候就需要一個“練兵場”,而且對手最好也不太強。荷蘭顯然最合適。
而且東印度群島的地理環境,決定了這場仗一定是海陸空立體協同作戰的。這又是向小強最推崇的,將來戰勝北清的法寶。這在這個時候可是新概念,在這裡練一下兵,再合適不過了。
向小強把三個顧問和秋湫召集來,攤開東南亞地圖研究。他分別在地圖上找到了泗水、棉蘭、坤甸三處港口城市。
“你們說,”向小強摸著下巴,盯著地圖道,“我們點名要的這三處港口,他們如果肯給我們一處的話,最有可能是哪一處?”
他知道,國內的意思,最好能把棉蘭港拿到手。因為論戰略位置,這裡最重要。
宋如海戴著老花鏡盯著地圖,咂咂嘴道:
“我覺得……首先泗水,他們不能給我們。泗水在巴達維亞島上,巴達維亞島雖然面積不大,但卻是荷屬東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在巴達維亞島的還有很多大城市,比如巴達維亞、三寶壟、萬隆。東印度群島的人口70%都在巴達維亞島上。我們在這裡駐軍,他們一定不能容忍。……至於另外兩處……”
秋湫接過來道:
“還有棉蘭,他們肯定不能容忍。你看啊,棉蘭在帕齊亞島的西北端,跟新加坡一樣,扼守馬六甲海峽。只不過新加坡在東南端,它在西北端就是了。嗯,我倒覺得我們要坤甸很不錯,坤甸在婆羅洲,既不是巴達維亞島那樣的政治中心,也不像帕齊亞島那樣扼守馬六甲,他們最有可能給我們。
“但是你看坤甸的位置啊,正處在南洋資源區的中心,海路四通八達,往北就是南中國海,往西北就是暹邏灣,往東就是新加坡、馬六甲海峽,往南就是巴達維亞島。從這裡到上面幾個地方都只有幾百海里,不超過一天的航程。特別是在三個港口中,坤甸離我們在暹邏的兩個軍事基地是最近的,可以朝發夕至,相互支援起來很方便。”
向小強聽著秋湫的分析,點點頭很滿意。秋湫不愧是海軍大學校出來的正規軍官,雖然軍銜低,但海軍戰略學的還是滿到位的。
但是向小強和國內的老頭們想的一樣,最想要的還是棉蘭。因為馬六甲海峽是世界幾大交通要道之一,新加坡要塞因為扼守馬六甲,亦被稱作世界四大要塞之一。雖然馬六甲海峽一邊是英屬馬來亞半島,一邊是荷屬帕齊亞島,看似兩家平分馬六甲海峽,但因為英國的海軍強勢、荷蘭海軍弱勢,實際上馬六甲海峽控制權被英國獨佔了。
現在大明一旦能在帕齊亞島上弄一個海軍基地,就意味著立刻和英國平分了馬六甲海峽控制權。甚至大明的比例還大一些。因為英國海軍雖強過大明,但它的利益在全球,能集中在東南亞的海軍力量就很有限了。而這就在大明家門口,大明要集中大量艦隊很容易。
其實從保護僑民的角度來說,駐軍巴達維亞島最合適,那裡是東印度人口的集中地,華人也最多,排華事件也最頻繁。但相信只要大明這一次展現了鐵腕,再加上力量能深入南洋,在不在巴達維亞島駐軍,華人的安全都沒問題了。
“好,”向小強一拍桌子,站起身喝道,“那就決定了,先要棉蘭和坤甸,這個沒商量,不給也得給;泗水儘量要,想不給,那別的條件就得百分之百滿足我們。”
三個老頭和秋湫面面相覷,又同時望著向小強。天哪,這傢伙明擺著想打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