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向小強手裡的最強坦克——閃電3中型坦克,全重只有22噸,裝甲最厚處只有40毫米,火炮只有47毫米。唯一的優勢就是機動性,閃電3公路最高時速是40公里。
就是這樣,向小強現在手裡的閃電3也只有13輛。其他52輛全都是更弱的“閃電2”輕型坦克。
可以說,目前自己的優勢第一是數量。——目前數量肯定是佔優的,雖然不知道這個優勢有多大。
第二個優勢,就是自己的坦克機動性大大超出對手:公路時速40公里。——清軍的這兩款龐然大物,分別比自己的坦克慢12公里和10公里。而且向小強知道,它們都是普通的窄履帶,而自己的坦克為適應江南的丘陵、泥濘條件,全都是適合越野的寬履帶。
可以想見,較高的速度、加上寬履帶,在這種廢墟堆上的戰鬥,自己的坦克會在越野效能上佔不少便宜。
……但總的來說,質量上是劣勢。
北清的坦克工業在南明之上,這是沒辦法的,他們是大陸國家,傳統上對坦克的重視超過南明。南明把太多的錢投入到海軍和長江防線上了。
但是,自己怎麼教朱佑榕的來著?——坦克最強的武器不是火炮、也不是裝甲,而是機動性。
向小強先讓這個時代的“裝甲專家”高大義放手指揮,自己打算先觀察一下。他看著高大義對著電話向前方下達各種命令,自己坐在一旁,靜下心來,回憶著古德里安的文字。
那些都是德國裝甲兵之父、“閃擊英雄”古德里安經過了二戰的經驗,理論結合實際後寫出的經典教材。在高大義這個時代,這算是《九陰真經》了。
城市、樹林、濃霧這些環境,會讓坦克更弱,同時讓步兵更強。
同樣,這種環境,也會讓強大的坦克更弱、同時讓弱小的坦克更強。
……
清軍可能有重型坦克的通報,立刻發遍了各個單位。現在在石頭城一帶推進的各坦克排,都更加的小心翼翼。
高大義已經下令,讓僅有的13輛閃電3撤下來,換上閃電2在最前面。
自從知道可能碰上強敵後,人民衛隊裝甲兵的任務已經變了,不再是追殲敵步兵,而是偵查。
堆滿瓦礫的街道上,一輛閃電2輕型坦克“喀喇喀喇”地碾著碎磚塊,以很慢的速度往前開。後面步兵拉開很大的距離,扛著反坦克槍、提著機槍,小心翼翼地跟進。
再後面,是一輛57毫米自行火炮。這種就是一門57毫米反坦克炮裝在“閃電2”的底盤上,敞開式的,只有前部有半裝甲。
就是這種反坦克炮,火力也僅和“巴魯圖”坦克相當而已,裝甲就更不能比了。
不時有一枚流彈落在街道上,爆炸掀起的灰塵讓前方一片白茫茫的,根本看不出多遠去。
每當這種時候,最前邊的坦克就停下來,不敢往前進了,一定要等煙塵消散,能看到街道盡頭了,才敢繼續開動。
這種感覺,就好象一個獵人在密林中小心地前行,警惕就在近處的熊一樣。
一枚流彈砸到前方路邊的小樓裡,小樓轟然崩塌,濃密的灰塵一直衝過來,把坦克和後面的步兵都裹了進去,直遮蔽了半條街道。
好一會兒灰塵逐漸消散,隱約現出一個灰色的魁梧身影,就在“閃電2”的前方,不到二十米。
“巴魯圖”重型坦克!
閃電2的車長一陣眩暈,大喊道:
“敵坦克!正前方20米!穿甲彈,消滅!”
一炮打出,37毫米小炮彈在對方的前裝甲板上撞了一下,反彈出去了。車長驚恐地大喊道:
“快跑!快跑!”
閃電2猛噴著青煙,快速向後倒去,想倒進路邊的小巷裡。
但是清軍的“巴魯圖”轉動炮塔,垂下炮管,火光閃過,這輛閃電2前裝甲板被砸開,爆出一團火球,淹沒在煙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