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南、安徽的戰略預備隊來的比預計的要快,21日上午,已經有6個師開赴江邊,投入戰鬥了。後續部隊,正在源源不斷的開過來。
至此,明清兩軍在子母洲一帶的兵力對比,已經升到了清15萬對明11萬,情勢大為緩和。最重要的是,明軍背靠己方土地作戰,物資、彈藥、食品、醫療等都有保障。清軍部隊過了江,基本上就要靠自己了。
明軍的增援部隊,都是沿著公路、鐵路順順當當開過來的,清軍的每一個援軍,都要在江上冒著槍林彈雨闖過來,他們的重灌備:大炮、軍馬、車輛等,都要在浮橋上小心翼翼的過來。為了保證安全,每次浮橋上只能有一輛汽車或重炮,這一輛過完了下一輛才能開上浮橋,極為緩慢。
加上現在已是白天,能見度大為改觀。根據開戰這些天的規律,每到夜間,清軍攻勢就會很猛,到了白天,則緩和下來。
但是北清廣武皇帝已經放出話來,除夕要到南京紫禁城裡過。今天已經是21號了,23號就是年三十,三天內攻不下,清朝皇帝就要自打嘴巴了。對清軍來說,期限已經迫在眉睫,明軍這邊更是繃緊了弦,全力死戰,一點也不敢放鬆。現在最早在子母洲迎擊清軍的那兩個師,其中一個師長已經殉國了。另一個也已身負重傷,要不是援軍趕到,他也得殉國。
向小強把指揮部從雨花臺撤回孝陵衛了。就在向小強看著軍官們拆除禪房裡的電話線、收拾地圖、沙盤的時候,法雲大師笑呵呵地迎上來,合掌深深施禮,說道:
“阿彌陀佛!向大人果然英勇神武,指揮有方,運籌帷幄談笑間,數萬清虜便灰飛煙滅了,連一顆炮彈也不曾落到這雨花臺上來。大明有向大人這樣的將領,真是國家有幸啊!”
向小強笑道:
“大師過獎了。向某曾企求佛祖保佑我大破清虜,守住雨花臺,看來佛祖應允了。和子母洲戰場苦戰的那些將士們比,向某真是個幸運兒罷了。”
法雲大師微微一笑,向後一招手,後面小僧捧上一隻托盤,上面用綢緞蓋著。掀開綢緞,裡面是一隻只的烏木小盒子。
向小強已經猜測到,這大概就是許諾要送給自己的雨花石了吧?
果然,法雲大師小心地開啟這些小盒子。每一隻小盒子裡都襯著綢緞襯裡,上面躺著一塊色彩斑斕的雨花石。小盒子一共有十二隻,法雲大師逐一開啟,但見十二隻盒子裡的雨花石花紋形態各異,更為難得的是,每塊石頭上的花紋都好像一個人形,或坐或立,栩栩如生。
法雲大師笑道:
“這十二塊雨花石,乃是一套,名為‘金陵十二釵’,乃本寺珍藏的極品。這種品相的石頭,莫說這雨花臺的山崗上,就是現今的拍賣會上也不多見的,呵呵。老衲現在把它送與向大人,望向大人能率領麾下將士,擊退清虜,保護好我大明的江山和人民。”
向小強雖然看出來這幾塊雨花石不錯,但聽帶老和尚說的檔次那麼高,著實嚇了一跳。不過轉念一想,老和尚這麼大手筆,不正是期盼著自己能心中有數,報以大筆的香油錢麼?
“啊,”他笑著道,“如此多謝大師了。”
他揮揮手,叫貼身警衛接過包好,然後笑呵呵地和法雲禪師東拉西扯起來。法雲禪師也不急,笑眯眯地陪著向小強山南海北地聊。向小強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問道:
“大師,這‘金陵十二釵’可是《紅樓夢》裡的金陵十二釵麼?”
法雲大師微微一笑:
“呵呵,正是從曹雪芹居士筆下借的典故。”
向小強點點頭,雖然江南這塊地方已經不叫清朝了,但並未影響曹雪芹出世,也沒影響他寫出《紅樓夢》。這也難怪,按理說,受歷史變異影響最大的領域,首先是政治,然後是經濟、軍事等方面,文學藝術應該是受影響較弱的。《紅樓夢》這種書不涉及“現實政治”,而且沒有明確的年代,的確沒什麼理由因為換朝代就不出現。而且明朝的文字土壤比清朝那種文字獄環境不知好多少倍,更適合大家之作的形成。
金陵十二釵,不錯,十二釵,不正應了自己“十二打”的理想嗎?很好,不能只給秋湫一個人,應該進門一個送一個,至少送滿十二個人。先來先得,送完即止。
回去先拿給秋湫玩。秋湫雖是南京人,家裡不一定有這麼好的雨花石。
耳邊的法雲大師又在藉著“金陵十二釵”的悲慘命運宣揚佛法了,句句都透著禪機,透著讓人看破紅塵的**。
向小強猛一驚醒:“金陵十二釵”,對女孩子來說是最不吉利的東西!《紅樓夢》中的十二位女子最後個個下場極慘,是上了“薄命司”的人。
……含恨病死、乞討凍死、被休棄、被丈夫凌虐致死、遠嫁邊塞、出家為尼、自盡……真是當之無愧的“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
向小強突然變得很迷信:如果真的把這“金陵十二釵”分送給了自己今後的紅顏知己們,那她們的命運又會如何呢?也上《薄命司》?
……五年後,“回明五日遊”到期,時空管理局的把自己接回去了,她們還要在這個時空裡終老一生……她們大概會質問命運,為什麼自己認為可以託付終身的人,會突然消失?為什麼自己期盼的幸福快樂,只有短短五年?
向小強想到這裡,已經是一身汗了。他穿越來之後,還是第一次認真地向這個問題。
難道今天的這幾塊雨花石,難道就是預示這個必然結局來的?
法雲大師看他面色有異,問道:
“向大人?向大人可是通宵指揮作戰,有些疲倦了?”
向小強身子一顫,摸摸額頭滲出的虛汗,笑道:
“哦,哦,大師看出來了,正是,我的確有些疲倦了。哦,正好我們的人也快收拾完了,我們也要就此別過了。大師,這次給寶剎添麻煩了。”
法雲大師也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