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向右一看,面如土色。
“喂!”向小強貼著他的耳朵喊道,“你會俯衝滅火嗎?”
飛行員向下看了看的一片漆黑,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媽的,那怎麼辦?有了!
向小強又喊道:
“那你會把右邊引擎的供油關上嗎?”
飛行員一拍腦袋,伸手擰了一個開關,呼了一口氣:
“行了!”
向小強向外一看,果然沒有火了,只是拖著長煙。
……
過了一會兒,腦後又出現由遠及近的馬達聲,漸漸移到右側。成員們都趴在右側舷窗向外看,只見那架日本戰鬥機從右側趕上來,滿滿的保持平行,向這邊貼近,大概是想看看受傷情況。
戰鬥機越貼越近,大概也是有炫耀技術的成分,貼的還有十來米,幾乎是偏一下操縱桿,就能刮在一起。
向小強腦中又閃過那個瘋狂的念頭,嚥了口唾沫,惡向膽邊生,暗自道:別怪我,這可是你自己送到跟前的。
他轉頭喊道:
“弟兄們,把咱的‘啄木鳥’拉出來!”
蝸牛一愣,驚呼道:
“姑爺!”
向小強怒道:
“什麼姑爺,現在叫隊長!”
“隊……隊長,那可是日本飛機啊!我們……”
向小強盯著外面的戰鬥機,又權衡了一下,命令道:
“那你想死嗎?照做,完事了我兜著!”
蝸牛一怔,立刻顯出興奮的神色,眾人大吼一聲:
“是!”
接著他們從後艙拖過一個圓筒形的大包囊,開啟,先扒出幾樣東西,然後七手八腳地從裡面搬出一隻長形的板條箱,一下子起開,扒掉稻草,抬出一架黑東西。
一挺嶄新烏亮的MG34通用機槍。明朝的中文名叫“啄木鳥”機槍。就是二戰名槍MG42的前身。
這種機槍是瑞士的軍火公司設計,去年才裝備德國陸軍,今年上半年,瑞士的軍火商帶著兩挺樣品來明朝推銷,但因為這是氣冷機槍,而且射速極快,連續打上十來秒就得換槍管,不符合明軍堅守長江防線的要求。再加上這種槍工藝複雜,成本很高,明朝軍方沒有看上,只是買下了樣品研究。現在飛機上帶的,就是其中一挺。
MG34是通用機槍,和傳統水冷機槍相比,重量很輕,只有二十多斤,一個人就能提走,要是兩個人抬著,就很輕巧了,很方便進攻部隊和小分隊使用。加之火力極其強大,每分鐘射速900發,很適合他們劫火車、打伏擊用。前兩天東廠帶向小強挑武器時,偶然提到庫裡有這麼一種槍,叫“啄木鳥”,向小強一聽就是MG34,當場要了下來。
至於為什麼叫“啄木鳥”,因為當時軍火商演示的時候,這種槍5秒鐘就“鋸”倒了一棵小樹。當場給明軍官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名字叫“啄木鳥”。
……
那幾個突擊隊老兵中,有兩個以前在原來部隊就是機槍手。因為機槍打的特別好,才被選進突擊隊的。過去三天,他倆猛練“啄木鳥”,光槍管就打廢了三根,稱得上是相當手熟了。
兩個機槍手三下兩下裝上兩腳架,一人握著槍把平臥在艙門前,另一個半跪在旁邊,回頭喊道:
“隊長,用哪一掛子彈?”
這次這隻啄木鳥配了兩隻75發的彈鼓,三掛50發的尼龍彈鏈,兩掛50發的金屬彈鏈。雖然尼龍彈鏈較輕,但只能用一次,打完就被拉長了。金屬彈鏈重一點,但可以反覆使用,打完再往上裝子彈。
向小強喊道:
“先用尼龍彈鏈,用帶拽光彈的那兩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