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文竹便趕回了賓館,見馬向遠還在夢中,便未打攪。
“文總,你一夜未歸啊?”自助餐廳,馬向遠唐突地問。
文竹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說:“誰說的呀?我回來時,你打鼾如豬。為讓你睡個好覺,未叫醒你。今晨你又酣睡如豬,懶床不起。就是把房子給你拆光,住在露天了,你也勿曉著個。”
給文竹一說,馬向遠羞愧起來,自己一直等文總,不知何時睡下去的,醒來只見領導忙碌,是不是有悖常理啊。
馬向遠向文竹彙報了昨天的收穫,文竹很是滿意,先給些鼓勵,提高其連續作戰計程車氣,再作些指示。
“向遠,昨天你是從外圍了解情況,以後以突擊他們內部人員為主,聽聽他們是如何說的,獲取我們有利的資料。”
“明白。”
早餐後,各行其事。
中午時分,劉漢成搬完磚,如約而至。汗漬漬的工作服也沒換,脖子上還架著毛巾呢。見著文竹,從口袋立即掏出一大把零碎,還與文竹。
文竹想不到老劉來這一出,,想不到這裡的人如此的坦誠和純樸。見著皺巴巴的零錢,文竹免不了心酸,思忖是剛湊成的,有一兩張給汗水浸溼了。
文竹把錢又塞進了劉漢成的褲兜裡,不許其拿出,並說道:“走,大叔,我們喝兩盅。”
老劉經歷風霜,見慣風雨,還是略有感動地拍了拍文竹的肩膀:“文先生,你如此好客,我就不見外了。”
文竹在附近找了個小館子,點了幾個菜,外加一碟兩生,來壺花雕,兩天邊吃邊聊。
“大叔世代住在歸隱鎮?”文竹敬了一杯酒問道。
“世不世代不知,打我爺爺起就在此營生。”
“歸隱兩字別緻,是否有由來?”
“當然有。據傳朱元璋的一個孫子,給其叔叔追殺,逃到鎮西北的無名山當過和尚。後來又傳說一個大忠臣受大奸臣魏忠賢迫害,改名歸隱,逃到此鎮,再未出世。此人後代進士高官迭出,返鄉祭祖,聲名遠揚,後改為歸隱鎮。
“當然這只是野史,代代口口相傳,無案可查,無證可考。歸隱鎮明清時還是相當有知名度的,只是近代沒落,無人過問。”
老劉喝了一杯酒,嘆了口長氣,不知是嘆歸隱鎮無人問津,還是嘆自己的沒落。
“趕緊把典故刻碑,時間一長,別人就不知真假了。老街確實還保持舊時風貌,未遭破壞,頗有蘊涵。如果開發的好,定是旅遊勝地!”
“先生是來觀光還是尋人的呢?”
“兩者皆有之。既然大叔問到此事,你可聽說方菲之名?”
劉漢成尋思一會兒,搖搖頭道:“方菲就是昨日照片之人?”
文竹點頭,又拿出了照片。
“跟畫裡面一樣的美人,我老漢真的沒見過。”
“王嫂也是本地人?茶館一直開在哪?”
“那茶館開了有些年頭,快二十年了。王嫂是不是本地人,我不甚清楚,好像是從無名山下來的。”老劉呷了一口酒,夾了一大筷菜,嚼著嚼著,似乎想起什麼,拍大腿道:“肯定從無名山搬下來的,我有個遠房親戚說過。”
“王嫂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