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竹梅鵑 > (二十三)改制大潮

(二十三)改制大潮 (第2/3頁)

一百多萬?各級官員面面相覷地看著,好像聽錯了,打個對摺也有五百萬呀,在陳嘉明眼裡只值一折多。偷還得暗地裡趁黑下手呢,大白天當著這麼多人這不是明搶嗎?

某位官員很是氣憤,拿著報告揚揚,盯著陳嘉明問:“這是權威出的審計報告,不是廢紙。我們是來談判的,不是來開玩笑的!”

“我知道這是權威報告,是經過專家實地測量,評估,根據賬目審計出來的,數字的正確性勿容置疑,但這都是賬面上反映的,賬外企業的負擔你們知道嗎?”陳嘉明直言道。

“賬外賬?什麼意思?小陳。”經委的汪主任不解地問,眉毛似乎打了個結。

文竹們收集的資料派上大用場了,陳嘉明給到場的每位官員人手一份,然後陳嘉明發言道:“汪主任,我們單位現有退休工人192個,平均每人每月工資500元,一年就是115.2萬,如果算上醫藥費,不低於150萬元,這個你們總要分擔些吧。

“雖然你們說退休工人最終要社會化發放,但過渡期還不是我們企業出,如果過渡期攤上三五年,這筆帳在座的想必是一清而楚的吧。

“我們單位還有62個精減下放工,平均按每人每月工資100元,一年就得7萬多,加上醫藥費,大概一年8萬左右,現在這些人平均六十歲左右,我們企業一直要承擔到他們壽終才能減負,按七十五歲平均年齡計算,又得一百多萬吧,這個你們總要分擔些吧。

“這些都是理論上籠統算算的,不包含CPI的上漲,如果算上去,這些金額還將放大。”

陳嘉明賊精得很,知道一二次談判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所以籌碼也不一次性丟擲,慢慢地拋,今天拋的解決得快差不多了,下次再拋些,他要把八百萬透過多次來支離解剖,達到自己的心理價位。文竹趁給領導換水時,偷聽到片言隻語,明白了為何要分類裝訂,很是佩服陳嘉明的談判策略。

現在的官員埋頭苦幹的不多,為民請願的更少,講大道理,講客套話一流,可以不拿稿子說半天,來虛的很在行,來實的不如企業實幹家。那些資料像炮彈一樣,把官員炸得面目全非,表情不一,頭腦亂得一塌糊塗,一陣竊竊私語後。

一位來自發改委的領導幼稚到居然懷疑單位提供資料的真實性,打著官腔問道:“這些人都是你們單位退休和下放的?”

“賈主任,我敢以我的人格來保證。你也可以透過社保來核查退休員工,透過批文來核實精減下放工。”陳嘉明正言道。心裡一陣竊喜,這些人在這上面問的越多,說明他們越重視,對談判的程序越有利。

第一次正面交鋒了兩個多小時,煙霧縈繞,卻不出結果,與陳嘉明想的完全吻合。

談判跟上市場買菜差不了多少,討價還價,只是人多嘴不雜,雙方都有主將,不一次性拍板,要經過多次拉鋸、協商,才會出真正的結果。這些人素質自然比小商販高出一籌,不會拍桌子紅脖子,也不會斤斤計較,至少以萬來去的。

說白了,值多少錢?官員也不會從口袋中掏出一分來,相反還要帶點走。他們只是代表政府來丟包袱,給市場樹典型。但對於企業發展很重要,負擔越輕,越有利於企業衝鋒陷陣。

陳嘉嘴裡說的自然是為企業謀發展,為員工謀福利,其實心底想的是另外的私活。於公的可以放在桌面上堂而皇之地講,還可以贏口碑,於私的只能心裡想。別人無法知曉,只知他是一個一心為公的領路人,要給他樹豐碑。

第二次,政府同意六百萬。陳嘉明不急,丟擲了另外一個*:“我們現有員工三百左右,其中有五十位是佔著茅坑不拉屎的,或出工不出力的。這次改制我們保證,不會把一個員工推向政府,也不會推向市場,除非有人另謀高就。

“但這些人實在跟不上企業管理,而且會帶來負面影響,我想把他們內退,一直養到真正退休。按最低生活保障每人每月300元發放,一年就得18萬元,加上醫藥費等,不低於20萬元一年,依然不計算CPI的上漲,這些人平均還要五年才能退休。這些你們總要負擔大頭吧。”

藉此機會,陳嘉明排擠了一些不入眼的人,內退了一些於企業無用的人,這仗對於陳嘉明而言打得漂亮,一舉幾得。

第三次,政府同意五百萬。陳嘉明還是不急,說道:“謝謝在座的各位領導,為我們企業改制分憂解難,我們提出的問題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給我們解決。現在我們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就是員工轉換身份的改置費,雖然現在不一定要發,但總要備在那裡的。

“有些員工現在不會走,說不定明天或後天就會走呢,只要他們走,這筆錢是必須給他們的。按二萬元一個人計算,一百個人就得二百萬,這個你們總得承擔吧。”

一些官員算算,二百萬還是少的。其實這些改制費企業後來支付的很少,畢竟離開的員工極少數,也沒有多少人來較真這個改制費,政府甩了包袱基本放任不管。

第四次,政府同意三百萬。離目標價位越來越近了,但你看不出陳喜明臉上一絲喜悅的神情,他還有招要出,這次是對固定資產和存貨發表意見:“各位領導,三百萬還是高了。但你們對於我們改制的支援,我們萬分感謝。

“今天請大家來看看我們的一些固定資產及存貨,有些機器裝置雖然提著折舊,其實於我們企業生產根本就無用,其實是在帳上擺擺的,最多值廢品的錢。還有好多存貨,多少年了一直在倉庫,估計當廢品賣,人家還要收運費的。這些無用的東西我們列了一份清單,請各位領導過目。”

各位領導都看傻了,這個陳嘉明什麼來頭,都快成精了,一棵大白菜都快給他剝到菜心了,還要剝,企業讓他當家肯定放心。

只是官員們心裡不爽,你陳嘉明什麼東西?一介企業的廠長,一提問題就砍價,還把我們這些當官的放在眼裡嗎?想反駁些什麼,可是人家每次提的都有理有節,訓話可以帶著傲慢的官腔,但反駁是要用事實說話的。

既然是試點,人家要最大的優惠也是可以理解的,沒有優惠,哪個企業願意改制呢。只是這個陳嘉明有點過分,好像還摸透了官員的心思,除非不改制,到最後還不是爛在政府手裡,那麼多下崗工人政府也負擔不起啊。

第五次,政府同意二百萬。離陳嘉明的底線還有一點點差距,但已到了心理價位,價格當然越低越好,現在少掉一元以後可以多得十元,而且毫無風險,這是政府給的優惠。但今天不能貿然砍價,貪得無厭會引起共憤的。

今天洪副市長親自出馬,說明改制的談判已接近尾聲。官員們給陳嘉明的幾次談判搞得精疲力竭,都想盡快結束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但心有不甘。想想幾個部門的頭,居然搞不定一個企業的廠長,還得分管市長出面來拍板,很是沒有面子。

但這種火又不能亂髮,改制畢竟是新生事物,摸著石頭過河,樹的典型必須成功,不許失敗。企業沒有強吃硬做,都是透過事實、資料來談判的。而且每次都笑臉相迎,招待周到,並無失禮之處。

“小陳,還有什麼問題要提的,我今天一併給你解決。”洪副市長話中有話,今天必須拍板,有什麼你只管放馬過來。

“所有的問題都有在座的領導解決了,今天就等你老拍板定稿。”陳嘉明恭敬道。有些小問題向副市長提那完全是小題大做,不上檯盤。大領導只管大問題,或決策或拍板或簽字,小問題只配手下人張羅。

洪副市長對陳嘉明的回答雖然驚訝,卻是相當滿意,同時用眼光掃了一眾手下,誰說這個小陳難纏呀,我一開口他就伏地稱臣。

眾手下趕緊用恭維的眼光看著領導,眼光不會說話,但意思還是很明瞭:你老英明。同時記恨著陳嘉明,平時“呱呱”地說個不停,今天毫無反應,我們向洪老的彙報好像是謊言似的。

經過五輪談判,陳嘉明穩打穩紮,步步推進,達到了目標。官員們節節敗退,城池差點全部淪陷,但也完成了任務。改制成功,典型樹立,洪副市長硃筆一揮,價格最終定在二百萬上。

談判成功,與會者自然要慶賀一下,文竹有幸參加。在酒會上,文竹見到某些官員的酒量驚人,一兩瓶高檔白酒不在話下,完了還要娛樂娛樂,說是談判累了,要放鬆放鬆身心。走時每人還得送幾條中華,說是辛苦大家的勞務費。官員們也不怎麼在乎,隨意地往車廂後面一扔。

一千萬的八折還到二折,這場談判太完美了。對於陳嘉明的大局觀,談判的策略,獨戰群官的魄力,火候的拿捏,文竹敬佩得五服投地。

一日下鄉,文竹與董梅、成邦、葉婷婷議起工廠改制的事。文竹把情況大致講了一遍,成邦第一個就嚷嚷:“這是國有資產徹頭徹尾的流失,員工最多得點蠅頭小利,大頭都將給老闆掠奪。一個這樣厲害的狠角色是不可能把自己談判的成果讓別人來分享的,早晚這個廠都是那姓陳的。”

成邦說國有資產的流失,一點不假。想想擁有市中心三十畝地的工廠只值二百萬?明眼人一看就是天上掉餡餅的事。還有那麼多廠房和機器裝置,財務報表上不但盈利,且淨資產也遠遠大於二百萬。

最新小說: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 時空交易漂流瓶 重生之工業首富 無敵神豪養成系統 為君劍歌 重生1988當首富 權寵醫妃 2003重頭再來 四合院,劉海柱的修車鋪 我的極品美女老婆 一枝一葉:望見天梯 為了創業,我把整個娛樂圈綁來 我有很多標籤 我的外掛是記憶 港霧 華娛之閃耀巨星 我的美女總裁老婆 財富自由從大學開始 從寫手到巨星 夢歸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