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先祖是周時期飛廉之子惡來。
其崛起之路也並不見得多光明,其先祖秦非子因為養馬有功而被周王朝封為附庸。
但那一時期,秦國先祖甚至沒有真正的領地。
後來還是周王朝邊疆不斷受到侵犯,開水所在的那一片區域完全淪陷周王朝自身無力收復,因此就隨手劃了一塊,交給身邊兢兢業業分外忠誠,一直想要有一塊真正封地的秦國先祖。
周王朝的最高統治者許下諾言,只要能夠收復那塊區域,岐山以西的土地就自然而然屬於秦國先祖。
而在周王朝時期那裡就是一塊蠻夷之地,即便秦穆公稱霸天下,號稱春秋五霸之一,但依然得不到重視,被天下的有識之士鄙視。
有見識的人物都不願意去往那一片蠻夷之地。
而隨著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遁世不出,原先雄霸一時的秦國又漸漸衰落,而今正與魏國大戰,丟掉了他們大片大片的領地。
日子過得分外艱難。
破敗的城池搖搖欲墜,殘破的旗幟,折斷的長戟灑落一地。
倒地的屍體被有序地收集起來,原始祭祀神靈消糜天地間那種巨大的怨氣,送那些依然充滿著不甘和怨氣的戰魂進入輪迴。
士兵的動作疲憊而機械,軀體內好像失掉了靈魂。
他們目光麻木,沒有多少生機。
對於他們來說無論是戰勝還是戰敗區別都不大,勝利的果實與他們無關,每次戰勝他們得到的只是一次多的喘息的機會,可以在這片天地間多活幾日。
但實際上,這對他們毫無意義。
戰爭永遠不會停息,好像永遠也看不到盡頭。
從春秋時期綿延到而今的戰國,戰爭好像成為了一種常態。
而且他們背後,居住在華貴帳篷居住,居住在城池之中的統治者,那些自稱神魔後人的存在,那些從封神之戰之後就已經是諸侯,現在自稱為王的存在。
全都滿臉興奮,清點著戰爭的收穫。
唐玄明一路以來,見到的大多都是這樣的場景。
民不聊生,大多都在痛苦艱難的掙扎。
卻依然難以擺脫那深沉的泥沼。
秦國宗師級別人物,在唐玄明的感應之中,情緒波動都很劇烈,很沮喪、很悲傷。
春秋五霸最後一位秦穆公為秦國開疆擴土,拿下了千里沃土,真正奠定了其春秋五霸的地位。
但如今漸漸開始強大的魏國連綿對秦國進行戰爭,河西之地已然快要失去。
秦國的危機再一次到來,從上到下,每一個人都覺得有些悲傷。
這種時刻,唐玄明並沒有直接去毛遂自薦,而是再一次學起孟奇的操作。
他開始在秦國講法,講法家的道理和奧義。
並且開始傳播他整理之後梳理出來的法書。
有過孟奇成功的經驗,唐玄明並不覺得他會失敗。
雖說孟奇現在還沒有降臨,但這並不妨礙唐玄明使用孟奇的方法。
他在秦國都城呆了一個月,很快就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