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霧藹藹,山間的清晨涼的刺骨。
在通往少林寺的山道之上,一個衣衫襤褸,身材瘦小的少年正吃力的往上行著。從山腳到山頂,攏共要走十里長的山路。少年走到一半便走不動了,他已經走了幾千裡,腳底滿是血泡。
忽而,少年一屁股坐在寬大的石階上,他不知想起了什麼傷心事,扯開嗓子嚎啕大哭起來。清晨的少室山山道間已有不少僧人香客來往,他們見這少年悲狀便心生憐憫,紛紛上前去詢問。但無論旁人說些什麼,那少年卻只是哭泣,不答話。
此時,一個白鬚垂胸的老僧緩緩從山道上走了下來。那些僧人一見他,皆是師叔師伯的叫個不停。香客們也恭稱他一聲,慧敏師父。
那老僧來到少年身旁,靜靜的看了他一眼。老僧發現這少年的眼中除了悲傷,更有憤怒,惋惜,羞愧……一言說不盡的情緒。
老僧緩緩道:“菩提本無樹…”
少年聽後,也不哭了,搶著說道:“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老僧欣喜道:“小施主可懂這詩?”
少年搖頭低聲道:“不懂,我只是聽別人講來的。”
老僧觀這少年頗有慧根,便道:“上山來吧,若你念幾年經,想必會懂。”
少年又搖頭:“我是來學武的。”
老僧將少年拉起來,一股溫和的熱流便從他的手上傳到了少年的身體裡。少年精神一振,數十日的勞頓一瞬間便消散無蹤。
老僧道:“先念經,再練武。”
少年歡喜了起來道:“上山唸經,那我總該有個釋名吧。”
老僧思索了片刻道:“悟明。”
車輪滾滾,一連行了三日,總算要到了少室山。
“師兄,師兄?”
悟明聽後幡然驚醒,他一看身旁,面色蒼白的董平正有氣無力的趕著馬車,而悟性的小腦袋則從他二人身子的夾縫中冒了出來。
董平皺眉抱怨道:“你整整睡了八個時辰,怎麼叫都叫不醒,還得讓我這個病鬼替你趕車。”
悟明微笑道:“我做了一個好長的夢,但夢裡沒有佛祖。”
悟性咧嘴一笑道:“我的夢裡也沒有佛祖,有的只是零嘴糕點。”
悟明聽後露齒一笑,董平揶揄道:“還有女人的大白屁股。”
悟性聽後臉色一紅,身子一動又鑽回了車廂裡。待他走後,董平的面色凝重起來,他看向悟明,這幾日悟明的臉色越來越差,精神也有幾分萎靡不振。是啊,一個人終日將石頭塞進肚子裡,還要耗費大量的真氣給他人續命,悟明的臉色怎能好。
董平道:“還抗的住吧。”
悟明灑脫一笑道:“至少到家之前,還死不了。”
董平將身子靠在車上,舒展了一下手臂道:“那便好,今日的經還沒講呢。心能轉境,便同如來……”
悟明道:“這一節已經講過四次了。”
董平學著他的語氣說道:“溫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