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墟中人若要是死了,那這黑水湖,便是其最好的葬身之處。
眾劍仙不用真氣,全靠著本身的肉體之力,用巨石與碎劍在湖中壘砌起了一座巨大的墳冢。再過百年,待墳冢上生起草木,巢存飛鳥時,它便是一座高山了。
待眾人都穿上一身素縞,趙絕江才緩緩道:“開山門,迎客吧。”
劍墟外,等待著不下上萬江湖人士。
除了北莽之地的大小門派,連南方的道南學宮,蒼寒寺,武當群道,無涯門......都來了人弔唁。
老劍主趙談,一生行事光明磊落,為國為民,實乃天下楷模。
老劍主的靈堂設在他年輕時起居的山茶峰上,人流宛如一條長龍,緩緩盤旋于山茶峰之上。
九位劍主與山茶峰大殿兩側迎來送往,香火繚繞間,見張張慼慼臉。
之後又一連三日,前來弔唁的人才逐漸散去。
在眾人走前,趙絕江又與各派的首腦開了個論道會。說是論道,但實則是在談牙非道又重出江湖一事。牙非道此次大鬧劍墟,毀掉山河巨劍,可見其實力已恢復了不少。在會上,少林寺方丈慧劫大師談到了在少林中劫走牙非道的那神秘人物。其實從數十年前,那神秘人物襲擊少林寺時,這場關於劍墟的殺局已展露端倪。後來從墨家再到少林,其獠牙猙獰,更是步步顯露。
聽聞慧劫大師所言,在場眾人皆是暗歎,若真是如此,那神秘人的危害更甚於牙非道。此人的心智與實力皆是極品拔尖,若不早早除掉此人,後果不堪設想。試問,如今的江湖,能否擋住兩個牙非道?
關於此人的身份,趙絕江有自己的一份猜想,聽慧劫大師的描述,那人顯然不是老離兒。修劍之人的一舉一動,自會帶上幾分鋒利之氣,更別說與他人爭鬥。而慧劫大師口中的那人身上顯然並無半分劍氣,說不定老離兒也是那人手中的一枚棋子,供其驅使。
趙絕江道:“坐在這裡討論是沒什麼用處的,等散了之後,我們各派多派些人手去江湖上探查蛛絲馬跡。我不信,他將牙非道劫出來後,會沒有一絲動作。待到七月初九,百花祭時,我們再聚燕臨,共同商議個對策。太叔院長,你覺得如何?”
“太叔院長!”
太叔倦回過神來,對趙絕江道了一聲失禮。
趙絕江皺眉道:“我看太叔院長心不在焉,莫非是已想好了對策?”
太叔倦苦笑道:“我哪裡有什麼對策。”
趙絕江聽後更是不快,他略帶訓斥的說道:“如今你是北莽儒家的掌門人,怎能如此渾渾噩噩。”
太叔倦嘆口氣道:“劍主教訓的是,我只是在想,若那神秘人是遼人的話 ,該怎麼辦。”
太叔倦此言,頗有些一語點醒夢中人之意。
眾人心中思量,他們一開始只當那神秘人是大宋江湖之人,所以想事便鑽了牛角尖。如今大宋氣運崩,獲利最大的當是遼人。如此看來,那神秘人極有可能便是遼人。若他是遼人,想要找到他可謂是難上加難。先不說,他還會不會還在北莽出現。單說他能在北莽江湖攪動如此風波,那他在遼國的地位就非同凡響。那趙絕江他們面對的便不光是區區個人,而是整個大遼廟堂。
眾人緘默,趙絕江看出了眾人的顧慮,他一捋鬍鬚,語氣堅定道:“不管對手是誰,諸位謹記,吾輩為大宋兒郎!吾輩雖不談保家衛國,但需談鋤奸懲惡,誰要壞我北莽安寧,殺之便可。”
眾人聞言,精神為之一振。在江湖打滾多年的他們雖早已功成名就,但卻少了些血性之氣。
最後,眾人定下個策略。除了各門各派要在江湖上調查蛛絲馬跡之外,太叔倦更要調動書院在北莽官場上的勢力,探查遼國未來的動向,若是遼國近日有起兵之意,那麼神秘人人十有八九便是遼國眾人。
當眾人散去前,慧劫大師又問了趙絕江一句:“劍墟之主可選好了?”
眾人聞言頗為疑惑,在他們看來,趙絕江便是繼老劍主之後的下一任劍墟之主,他們不曉得慧劫大師為何有所一問。
慧劫大師雖不曉得老劍主已將劍墟傳給了溫若筠,他只是注意到趙絕江一直坐在於眾人身前正中。而真正的劍墟之主卻是要坐的,偏右一些的。
趙絕江回道:“當代劍墟之主的人選,老劍主在生前已經安排好,不過這幾日他都在閉關修煉,就不方便與各位相見了。”
實則,溫若筠並沒有在閉關修煉,而是他人早已不在劍墟了。三日前,趁著人多眼雜,溫若筠自己偷偷溜出了劍墟。如今劍墟雖沒了山河巨劍,但仍是江湖扛把子。若趙絕江將溫若筠之事對眾人直言,還不知他們會作何感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