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誅心之計
有金丹境的蕭破軍持破天劍統帥三軍,又有金丹境的刑天持刑天劍衝鋒陷陣,大秦東征軍幾乎是無人可擋,不過兩月餘,已連下五十多城,推進兩千餘里,這哪裡是攻城略地,分明就是一路平推,不過大秦軍隊畢竟也不是銅澆鐵鑄的,連續作戰終究也有疲憊之時,況且東方王麾下有一批死士,應該是森羅老祖、也就是奪舍項鞅的修魔者利用特殊方式培養出來的,各個實力堪比涅槃境極致,而且悍不畏死,足足有兩百餘人,在這群死士的率領之下,大胤軍隊於劍門關將秦軍攔下,阻止了他們前進的腳步。
眼見秦軍受阻,大胤軍隊計程車氣似乎又有所回升,以鎮國侯為首的南盟慢慢開始朝東方王靠攏,並且有北上合圍大秦東征軍的趨勢,如今秦軍主力不足兩百萬,其餘皆是降軍,然而降軍雖多,卻不用命,甚至還有臨陣倒戈的可能,因此若是南盟大軍北上,與朝廷軍隊形成掎角之勢,那麼東征大軍便會左右受敵,若是再加上內部降軍臨陣倒戈,這支深入大胤五千餘里的孤軍恐怕就有覆滅之危。
劍門關外,秦軍營帳。
昊天孤坐皇賬之中,閉目沉思,如今秦軍深入大胤,陷入危局,墨白先生曾獻了上中下三策,可解當前局面,下策攻城,在南盟大軍還未抵達之前,不惜一切代價攻破劍門關,只要劍門關一破,危局可解,然而此策有一個問題,若是讓降軍攻城,他們必然不會用盡全力,到時依然會拖到南盟大軍抵達,而若是讓秦軍攻城,必然死傷慘重,這是昊天不想看到的。
中策引援,可下旨讓北方神武侯也帶兵南下,到時即便南盟大軍抵達,也不足以影響戰局,然而先不說神武侯能不能先一步趕到,就算他趕到了,若僅憑麾下六十萬軍隊也無濟於事,而他麾下其他士兵與大秦軍中的降軍又有何異?若是臨陣倒戈,反而成為一大禍患。
上策離間,利用東方王多疑的性格離間他與鎮國侯之間的關係,鎮國侯起兵造反在前,如今雖然暫時與東方王達成聯盟,但必然生有嫌隙,只要稍加離間,東方王對鎮國侯產生懷疑,那麼兩者聯盟便不攻自破,大秦危局可解。
這三策都有可行之處,然而昊天細細思量之後卻都未採納,因為他要做的不僅僅只是化解眼前危局,而是要一舉鼎定乾坤,將大胤徹底覆滅,將寧州完全納入大秦的版圖,因此思來想去之後,他決定另外再想計策。
沉思良久之後,昊天突然睜開雙眼,淡淡開口:
“青龍。”
“屬下在。”黑暗中一席黑色重甲的魁梧男子悄然出現。
昊天拿起身前桌案上的毛筆,用羊皮紙寫下幾句話遞給青龍,道:
“持朕手諭,前往崑崙山天魔洞一趟。”
“屬下領命!”青龍拿了手諭,瞬間消失在皇賬之中,他如今也踏入了金丹境,此去崑崙,只需半日便可抵達。
青龍走後,昊天讓人傳召墨白先生,與墨白先生商議了數個時辰,天亮之後,秦皇軍帳之中傳出這樣一則旨意:
“凡歸順我大秦的將士,家中有年邁父母者、有少妻幼子者、身患傷病者,即日起卸甲回鄉,每月可領取月奉,並免稅三年。”
旨意簡短,卻在軍中掀起軒然大波,大胤自天冊三十幾年起,便年年征戰,軍中將士根本無法回鄉,而且近幾年戰亂頻繁,死傷無數,有多少人是永遠都無法再見家中父母妻兒一面,甚至都不太記得他們的樣子,如今居然可以卸甲回鄉,甚至還可以領取月奉,免稅三年,這簡直就像是夢裡才會出現的事情。
大秦八百餘萬降軍,其中老弱病殘便不在少數,多數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如今有此旨意,他們哪裡還有繼續征戰的心思,紛紛報名請求卸甲回鄉,不過數日,便有大半領了盤纏回家去了,投降的諸侯有心阻攔,可是將士回鄉心切,又豈是他們能攔得住的。
這些將士回鄉之後,將秦皇旨意說與鄉親父老,很快一傳十十傳百,不過數日已經傳遍大胤,當然其中也有昊天派人暗中推波助瀾的原因,當訊息傳到南盟軍中,軍心開始產生動盪,行軍打仗之人,誰不思念家鄉,誰不想盡早卸甲歸去?他們同是大胤將士,如今歸降了大秦的已經回鄉與父母妻兒團聚,而他們自己卻依舊還要奔撲戰場,去打一場註定要輸的戰爭。
人人都知道秦皇昊天親手擊殺了奪舍大胤皇帝的妖魔,他實力強大,雄才大略,麾下更是強者如雲,大秦強盛早已天下皆知,如今的大胤,如何與之匹敵?東方王和鎮國侯,如今也不過是負隅頑抗而已,若是逼急了秦皇,他一人一劍殺入軍中,摘了東方王和鎮國侯的頭顱,這戰爭還有必要再打?
本來南盟軍中士氣就有些低迷,如今秦皇旨意傳遍八方,更是讓軍心瞬間渙散,很多將士紛紛上表,申請回鄉,更有人建議投降大秦,不是他們對大胤沒有忠心,不是他們不顧念舊國之情,只是他們家中的妻兒老母,更希望看到他們活著回去,而不是為了一個註定要覆滅的大胤白白犧牲。
南盟大軍軍寨,主帥營帳之中,鎮國侯齊當國聽到賬外全軍將士一片混亂的聲音,臉色一片慘然,他跌坐在王座之上,低聲嘆道:
“好一個秦皇,好一個誅心之計,從此以後,大胤將士再無征戰之心,皇朝覆滅已在旦夕之間也。”
其實,不光是南盟大軍出現了軍心渙散的情況,即便是軍紀嚴明的北盟,依舊如此,只不過有神武侯坐鎮軍中,倒是沒有出現軍隊直接崩潰的局面,然而軍心已經產生動搖,恐怕很難再次凝聚了。
神武侯召集麾下諸侯,宣佈了自己已經歸降大秦的事實,他讓不願歸降的諸侯站在一旁,答應讓他們帶領自己麾下將士離去,等這些諸侯做出選擇之後,幾乎已經決定了他們的生死。
隨後,神武侯也遵照昊天旨意,將大部分將士遣散回鄉,自己帶領三百萬軍隊趕往劍門關,與秦皇大軍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