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請君入甕?
琅琊關,位於大夏王朝南郡中部地區,此關東聯天山,西至明江,山嶺交錯,自成天險。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與東郡古崤關、西郡玉龍關、北郡山海關以及中州虎牢關並稱五大天險。
琅琊關作為大夏南郡的門戶,一旦被破,整個南郡幾乎是一馬平川,因此歷來都是有重兵鎮守,然而自從並肩王坐鎮南郡之後,南蠻不敢踏入南郡邊界半步,周邊列國更是秋毫無犯,這琅琊關也就成了擺設,不過依然屯兵一萬,以防萬一。
趙無極帶領二十萬大戟士將並肩王棺槨攔在了琅琊關外,因為他很清楚,一旦並肩王棺槨入關,進入南郡腹地,別說是他這二十萬大戟士,就算是再多十倍,恐怕也很難將並肩王遺體帶回京城了。
關外一戰,二十萬大戟士死傷過半,強悍的重甲龍騎將趙無極和他麾下最強兵馬的傲氣徹底擊碎。龍驤鐵騎甲天下,重甲龍騎甲龍驤,這重甲龍騎之威,可見一斑。
如今趙無極有並肩王遺體在手,又押送龍驤鐵騎四大統領,這北上京城之路肯定不會太平,恐怕還有幾次硬仗要打,因此十萬大戟士在琅琊關外八十里下寨,進行戰後休整,不過趙無極內心卻是並無太多擔憂,如今八十萬龍驤鐵騎鎮守南蠻,分身乏術,四大統領又全部被擒,整個南郡既沒有可與十萬大戟士一戰之兵,又沒有能夠跟他趙無極一戰之將,偌大的南郡,也不足為懼。
此時,南郡腹地一支輕裝簡從的騎兵正日夜兼程,往關外而來。
一馬當先的,是一身重甲蟒袍的新並肩王昊天,緊隨其後的是城衛軍統領軒轅武,他們身後是南都二十萬城衛軍中的精銳,這三萬精兵雖然無法與龍驤鐵騎相比,但是能夠被用來鎮守南郡都城,也絕非泛泛之輩,此時他們一個個面色冷峻,雙眼之中戰意升騰,哪怕他們明知道即將面對的是數倍於他們的大戟士,但他們內心卻毫無懼意,身為並肩王麾下將士,自有傲骨,不弱於人。
只是他們的目光偶爾落在最前方那到身影之上時,卻帶著一絲疑惑和懷疑,不是說小王爺是個智商不全的傻子嗎?看起來不像啊,不過即便不是,讓他帶兵,怕是也有些兒戲了吧。
和這些將士一般心思的,大有人在,此時幾乎全天下的目光都落在了南郡,落在了琅琊關,很多人都在猜測並肩王府到底會不會公然抗命,派人去迎回老王爺的遺體,畢竟這麼做就相當於是直接謀反,關係到整個大夏王朝的局勢,不過一旦並肩王的遺體被押送京城,這謀反罪名依舊會被坐實,因此並肩王府無論怎樣都應該有所行動才是,不過在這個群龍無首的時候,並肩王府幾乎已無可用大將,到底派誰去阻止鎮東王趙無極,這是所有人都在關心的問題,東城武雖然陷陣無敵,但主要在於悍不畏死,在個人實力上面,和趙無極依舊還有一定的差距。
在無數雙耳目的探聽之下,訊息終於從南郡傳出。
一日之前,三萬城衛軍精兵西出南都,現在距離琅琊關已不足百里,如此行軍速度,讓人咂舌,而更讓人震驚的是,領兵之人,竟是南郡新並肩王,昊天!
一個傻子,帶兵三萬,就想攔下鎮東王十萬大戟士?!
聽聞這個訊息之後,有人喟然長嘆,有人捧腹大笑,並肩王一世英名,到頭來,竟是落得如此下場,身死之後,居然讓自己的傻兒子去幫忙收屍,這一去,恐怕也是非死即囚的下場,到時候新老並肩王被一同押赴京城,這南方王朝,算是徹底崩塌了,一些本來還在觀望的南方士族,也紛紛做出了選擇,迫不及待的要跟並肩王府脫離關係。
訊息傳到關外之時,琅琊關守將竟然直接納關投降,十萬大戟士踏入關中,押送並肩王棺槨和四大統領的囚車重新上路。
既然前來阻攔的只是並肩王那個痴傻小兒,這南郡腹地又何足懼哉?
半日之後,鎮東王大軍抵達琅琊縣內,此縣因琅琊關而得名,距離關隘不足三十里,縣內多丘陵湖泊,多溼地沼澤,若無熟悉當地地形之人帶路,很容易誤入大澤之中,屍骨無存。
趙無極大軍途徑琅琊縣,先後數次誤入沼澤,士兵死傷無數,而他們的引路之人,正是從琅琊關帶來的幾個當地將士,趙無極一怒之下將幾人亂刀砍死,這幾人臨死之前撲向並肩王棺槨,大聲哭喊‘並肩王萬歲’,趙軍上下無不震撼。
失去向導,趙軍無法繼續趕路,只能就地紮營,此時十萬大軍已只剩下八萬,而且各個筋疲力盡,失去了往日雄風。
當此之時,南郡都城方向,一人一騎疾馳而來,在其身後,三萬城衛軍精兵如潮水湧現,與此同時,鎮守琅琊關一萬士兵也出現在趙軍背後,趙無極遠遠地看著那個高坐黑龍駒之上的偉岸少年,內心一片冰涼。
請君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