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發檄文,勤王室
一日之後,南郡都城城門洞開,新並肩王扶棺回城,全城上下盡皆披麻戴孝,夾道跪迎,無數人感念老王爺在世之恩,痛哭不已,這南郡十八洲子民,若無並肩王擊退南蠻,還眾人一個太平盛世,可能他們現在還身處水深火熱之中,隨時都會受到南蠻大軍的劫掠,甚至是淪為南蠻的食物。
王府大管家王詡按照昊天的吩咐早已準備好了喪葬事宜,棺槨直接抬往王陵,由於事出倉促,出靈隊伍無法像皇帝喪葬那般規模宏大,但是有百姓自發組成的送葬大隊,也是聲勢駭人,一面巨大的萬民旗迎風招展,南郡文武百官緊隨其後,身後是延綿不絕的戴孝百姓,此等殊榮,怕是當今皇上去世之時也無法享受吧。
昊天親自將棺槨送進王陵之中,這王陵地處九華山腹地,呈雙龍環抱之勢,裡面有一個巨大的冰窟,現如今被打造成一個巨大的冰殿,用於存放棺槨,這本是昊家先祖選定的墓葬之地,只是由於此地風水貴氣太重,非天子命無法享受,因此一直到現在才有人安葬進來。
由於現在正處於非常時期,所有喪葬事宜一切從簡,但哪怕再怎麼簡單,這畢竟是曾經威震天下的並肩王,喪事也足足舉辦了七天,這幾天時間昊天一直呆在冰殿之中守靈,對外界的事情似乎充耳不聞,而此時,整個大夏王朝似乎顯得格外的平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南方那位的喪事,除了南郡之人,其他沒有人來弔唁,但是也沒有人敢來破壞。
所有人都知道,現在的平靜只不過是風雨欲來的前兆罷了,當今皇帝不可能將並肩王府的大逆不道視而不見,更不可能允許南郡成為一個國中之國,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如果並肩王成為了南郡的主人,那他這個皇帝還怎麼當下去,所以無論怎樣,皇室都不會允許並肩王府繼續存在下去,現如今恐怕已經在暗中調兵遣將,準備兵發南郡了。
然而就在老並肩王頭七剛過之時,一紙檄文卻從並肩王府發出,送到了大夏諸侯的手中,引起天下震動。
檄文中說道:
“並肩王府昊天謹以大義佈告天下:前朝動亂,社稷崩壞,神器旁落,王朝幾經崩塌,先父以一己之力輔佐先帝平定暴亂,安邦定國,還黎民以太平盛世,還天下以百年安穩,繼而征戰南蠻,開疆闢土,建不世之功,立不世之德,受先帝倚重,賜並肩王封號,與天齊平,有監察天下萬民和皇室之權。然當今皇室闇弱,奸臣當道,外戚弄權,致使忠良蒙冤,賢臣枉死,如今更是妄圖動搖大夏基石,誣陷先父謀逆造反,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先父一世英名,豈容宵小之輩玷汙,為報先帝隆恩,昊天欲大舉義兵,剷除奸佞,扶持王室,拯救黎明,望諸公共舉義師,相助一臂之力。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此檄文一出,宣示著平靜了近百年的大夏王朝又將點燃戰火,而且這一戰原本應該是皇室以平叛的名義征討南郡,但現在卻成了並肩王以勤王的名義發兵,這意義將大不相同,而對於天下百姓來說,他們當然更寧願相信並肩王是被冤枉的,曾經皇位唾手可得的並肩王,何須大費周章去通敵賣國?所以很顯然是當今皇上受到了奸臣蠱惑,因此誣陷了忠良。
而最主要的是,沒有人願意看到並肩王府舉兵造反,並肩王威名之盛可以說是大夏王朝建國以來第一人,他被稱之為大夏柱石,有他在整個大夏的子民都會十分的安心,但是現在有人說他要造反,誰會願意相信呢,哪怕這是事實,他們從主觀上也很難去承認,畢竟這是他們最為依賴和信任的人。
如今的大夏王朝共有三十多位王侯,除了趙氏宗親之外,很多都是前朝戰亂之時分封的列候,而這一群人,絕大多數都是由並肩王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們甚至直到如今都以並肩王麾下將士自居,因此當並肩王府的檄文發到他們手中之時,他們自然第一時間發出了響應,各自領兵數萬,殺向京城。
當今天子得知昊天以勤王的名義發檄文召集諸侯之時,是既驚又怒,而更多的卻是恐懼,他在位這些年雖然勵精圖治,但更多的是在政治經濟上面,對戰爭卻是一竅不通,對於昊天以勤王的名義大舉興兵,他除了憤怒之外也有些不知所措,如今的大夏還保留著前朝尚武的風氣,他這個皇帝並沒有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擁戴,更別說天下諸侯還有大半是並肩王的下屬。
“快!快把北方的幾位老皇叔召回來!朕的江山誰也不能動!誰也奪不走!!!”
御書房裡趙家天子憤怒的咆哮,但卻只是讓幾個宦官瑟瑟發抖,都說天子一怒,伏屍百萬,但在這大夏,這天子之怒,比起並肩王之怒又能如何。
……
南郡,並肩王府。
聽雪軒,這裡本是昊天休息之時的居所之一,平日裡並沒有人常住,除了昊天的貼身侍女之外,沒有人敢輕易踏足這裡,而如今,這裡卻有了一個長期的主人。
昊天靜靜地坐在荷花池邊的長椅上,雙目微閉,眉心有淡淡的紫氣浮現,將他英俊的面容映襯得更加英氣逼人,在旁邊不遠處,一席白衣的澹臺明月安靜的站在那裡,微微頷首,面無表情,而一個大約七八歲的稚童正緊緊地牽著她的衣角,面色有些發白,但是卻出奇的鎮靜。
“你爹曾經常跟我提起你。”昊天醇厚的聲音突然響起,打破了荷花池邊的寧靜。他依舊雙眼微閉,未曾睜開,澹臺明月也依舊頷首,並未抬頭,只有旁邊澹臺明鏡眼神閃爍,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他曾說過要把你許配給本王,聽說你以死相逼,誓死不嫁給一個傻子,我父王親自開口,這件事情才就此作罷,而你澹臺明月剛烈之名,也傳遍南郡,甚至傳入京城。”
“說實話,你澹臺明月除了這身好看的皮囊之外,本王也未曾看出什麼特別之處,要不是看在你爹曾經給我父王牽過馬的份上,他私通趙氏,背叛王府,本王就可以將你一家老小殺個乾淨,如今你爹想要在京城安安穩穩的當個太子太師,那以後你就乖乖在王府當個暖床丫鬟,這澹臺二字不提也罷,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