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繼續聽著宋應星和畢懋康以及湯若望等人的講述,而且還再次走回鋼鐵冶煉局觀摩一番又回到槍械局。
在來來往往的瞭解了有大半天后。
朱由檢才算知道大明現在的軍工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總的來說,軍事工業的水平主要體現在槍炮製造能力上。
按照近代的軍事工業來講,槍炮製造皆是利用鏜制技術或者是銑制。
除此之外,精密零件需要車床進行切割製造,現在在大明叫磨床。
因為宋應星之《天工開物》裡把這種機床稱為磨床,而天工開物裡的磨床在快速轉動時可以利用飛沙和水切割高硬度物質。
也就是說,槍炮製造的主要問題便是如何更高效的加工高硬度的金屬物質,除此之外還有機械動力的利用效率。
朱由檢之前只注意到了動力改進,卻沒有注意到材質加工方面。
而這裡面,槍炮材料之加工水平便就體現在鏜刀、銑刀乃至車刀的材質問題上面。
一般而言,這些切割乃至刨鑽金屬模具乃至是產品的刀具皆是特殊鋼製造。
所謂的特殊鋼更多的是指高碳鋼,當然在後世還有更負責的高碳合金鋼不過那已經設計到微觀方面的原子和分子結構方面。
而特殊鋼即高碳鋼的煉製自然不是普通的鍊鋼法能冶煉出來。
現在大明鋼鐵冶煉總局普及的是坩堝鍊鋼法。
這在原本歷史上是十八世紀中葉的技術,在這個時代自然是世界最先進的鍊鋼技術。
這種鍊鋼技術在如今的大明已實行三年,技術自然已比最初要熟練得多。
而且這種鍊鋼法是世界上第一種液體鋼煉法,也因為這樣使得製造高碳鋼即工具鋼成為可能。
大明也因為這樣才能建立起基本的磨床和鏜床,能夠對普通鋼進行加工。
不過因為宋應星在朱由檢這裡得了許多理論知識普及後再加上他天才般的創造力,竟然利用各種含有某種金屬天然混合物(以宋應星的水平還不能提取純粹的化合物或者單質)試煉出一些硬度遠在普通鋼鐵之上卻又密度較小的合金鋼出來。
甚至還能量產出一種作為大明現在的標準的槍管炮管制造材料。
但也正因為此,使得大明即便擁有了基本的鏜制能力也不能對大明主力裝備的槍管炮管進行鏜制,因為依舊沒辦法制造出更好的工具鋼來。
坩堝鍊鐵的生產能力太低且大明鐵礦硫的成分高再加上煤炭燃料提供的燃值太低,使得高碳鋼也就是工具鋼依舊沒有具備可以加工合金鋼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