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都之變後,宇文化及率領所有能戰之士,十幾萬大軍北上,江都僅剩陳稜的一支弱旅。
此時,江都就像是一群惡狗眼中的肥肉,誰能想來咬一口。
最先來咬的是海陵李子通,他率領數萬人前來攻打江都。陳稜守不住,只得向杜伏威和吳郡豪強沈法興求援。
二人均不願李子通佔領江都,於是都派出援軍,杜伏威是親自領兵,沈法興則派出自己的兒子沈綸。如果只有一方派出援軍,也許事情就簡單得多,但既然雙方都來了,結果就是誰也不動手,大家互相觀望。
李子通抓住杜、沈雙方互不信任的弱點,派出小部隊化裝成沈部夜襲杜伏威,杜伏威果然上當,怒火中燒下,下令立刻突襲沈部,兩路援軍先打成一團。李子通於是得以全力進攻江都,陳陵勢不能支,棄城而逃,投奔杜伏威去了。(後被杜所殺)
李子通佔領江都後,以得勝之師進攻沈綸,沈兵敗逃走。三大勢力中本以杜伏威兵力最強,結果反而讓李子通取巧佔領了江都,杜伏威對此深惡痛絕,但大局已定,也只好憤憤收兵。
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此時正是大業末年,天下大勢都處在最關鍵的時刻,隋煬帝被弒,天下最大的諸侯都在打得難解難分,根本看不出大勢的情況下,杜伏威居然向李唐政權請降了!
雖然,這種歸降只是名義上的,李淵此時不可能來干涉杜伏威的事務,杜伏威仍然是一家獨立勢力。但由此可見,杜伏威此人並無天下大志,其起義只是形式所迫,所圖的和翟讓一樣,在亂世中保全一方而已。
其後,便是精彩的江淮三巨頭混戰。李子通率先發難,全力進攻沈法興,渡江攻克了沈的重鎮京口,又擊殺了沈派來迎擊的大將蔣元超,沈主力喪失殆盡,只得放棄丹陽、毗陵,逃回吳郡老家。
趁李、沈交戰,杜伏威以輔公佑為主將,闞陵、王雄誕為副將領數千精銳進攻李剛剛奪取的丹陽。但時機沒掌握好,沈法興敗得太快,李子通得以親率主力數萬迎戰,軍容極盛。輔公佑眼看眾寡不敵,情急之下,將上募兵分成三部,挑選千人持長刀為前鋒,又以千人緊隨其後,自己領其餘兵力再緊隨其後,宣言說,前陣有退後者,後陣斬之。江淮軍本就剽悍,再有如此嚴酷的軍法,自然人人奮勇向前,尤其前鋒的長刀陣更是有進無退。
雙方一接戰,李子通部氣為之一奪,當即敗退。輔公佑當然爽得不行,親自大隊追擊。不料,李子通整軍再戰,反大敗毫無陣列的上募兵。
當夜,李子通因取勝而輕敵,紮營不設防備。王雄誕力勸輔公佑夜襲,輔公佑因為白天損失太大,不敢出擊。王雄誕乾脆擅自領了幾百人自行出擊。
王雄誕在李子通營中大肆縱火,李子通促不及防,大敗潰散,幾萬人一夜間散個乾淨。這一仗是杜伏威與李子通的決戰,關係到江淮的霸業,杜伏威所部的數千精銳先勝後敗最後全勝,戲劇性地擊破十倍於己的李子通主力。
打敗李子通後,杜伏威在江南威勢已成。李子通不敢搏杜伏威的虎鬚,收集殘部兩萬人,轉而爆錘沈法興,奪了沈法興的地盤(沈法興丟失地盤後,投奔聞人遂安,為其所殺),繼續和杜伏威作對。
之後,杜伏威為永絕後患,派王雄誕攻打李子通,兩人在獨松嶺鏖戰。王雄誕看出李色厲內荏,派人設計,多造旗鼓,夜間則虛設燈火,盡力製造數十萬大軍的假象。
可能是上次被夜襲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李子通草木皆兵之下,居然自行燒了營帳,連夜全軍撤退。王雄誕率軍追擊到杭州城下,李子通全軍崩潰,窮蹙投降,被杜伏威獻俘給李淵,就此被軟禁在長安。
消滅李子通後,各地方勢力如汪華、聞人遂安等紛紛投降,杜伏威完成了江淮的統一,盡有淮南江東之地。但杜伏威自此便開始了他的自閉生涯,坐看天下梟雄一個個被李唐政權消滅而無動於衷。
最終,武德五年,夏。李世民率部平定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和徐元朗,而徐圓朗的地盤與杜伏威接壤,李世民借攻擊徐圓朗之機,陳兵杜伏威境上耀武揚威。
杜伏威自然明白李世民的用意,心中十分不安,擔心自己成為李唐下一個進攻目標。為免嫌疑,杜伏威索性上書李淵,請求入朝。李淵收到報告後自然高興,批准杜伏威入朝。
於是,杜伏威這個麻瓜將苦心經營多年的江淮軍交給義子王雄誕統領,自己帶了著闞陵等少數親信於當年七月到長安朝見李淵。從踏上朝見路途的那一刻起,杜伏威就是必死無疑的了。
他不明白,自他起義的那天起,就是在與命運相抗爭,自他成名立業的那天起,他就是在與天命相抗爭。如果只是和自己的命運相鬥,投降尚有一條活路,但既然是與天鬥,那自然就毫無退路,不進則死了!
先不說因為杜伏威奪了輔公佑的兵權,讓兩人的關係從此生隙,輔公佑在杜伏威走後,設計智擒王雄誕,扯旗造反,逼死杜伏威。
單單說杜伏威在看見投降李唐的群雄,如李密、王世充、蕭銑、李軌、薛仁杲、竇建德等等諸侯先後伏誅,當明白李淵氣度和自己下場的情況下,仍然決定將自己生死的權力交給他人,將自己苦心打拼多年的基業拱手送人,最後身死業毀,為天下笑者!
可見這杜伏威勇則勇矣,雖有大將之才,諸侯之力,然其人眼光太淺、志短才疏,只求安定一方,毫無帝王爭霸之心,不過是時勢所造就的草莽英雄而已。
故而,在楊廣看來,杜伏威反倒是可以招撫的一路諸侯。
此時,吳興郡守沈法興還沒有扯旗造反,江都方面如果貿然出動,不管是打杜伏威還是打李子通,亦或是打其他小賊,都會給人以可乘之機,而且,一個一個勢力的去消滅,耗時耗力,太為麻煩。
應該多學學蔣公的手段,要學會借勢,因勢利導,運用各種手段對付各方勢力,對能拉攏的就儘量拉攏,對個別不能拉攏的要堅決消滅,一步一步吃成大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