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官本位必須要糾正,我們以後逐步實行能上能下的官員制度,在位置上拿工資離開那位置就是待崗只能拿兩年的基本待崗津貼,超過兩年沒有安排工作什麼待遇都沒有。
別以為在我們三省謀求一官半職後一輩子可以高枕無憂,沒有能力思想道德不高還是會被除名的。
吳紅霞想了一會說:“徐麗雲將老闆這番話整理一下,明天在電臺播出。”
“老闆你上次說要在基層幹部選拔試卷中增加兩道題,你說你親自出題的,題目和答案帶來了嗎?”
胡文楷搖著頭說:“吳校長我可沒有說要自己出題,是你想偷懶就往我這推,還好我準備了。”
說完從公文包裡取出早就準備好的後世兩道申論題目。
這三人接過去,鋪在桌上就看起來。
第一道題是:佛繫心態要不得,他解釋了什麼是佛繫心態指看淡一切、與世無爭,隨波逐流、隨遇而安,甚至是逆來順受、能忍自安的處世哲學。
胡文楷給出的答題步奏:在日常生活中“佛繫心態”一下,這無可厚非,尤其面對一些無關原則、不壞底線的小事,少一點錙銖必較、針鋒相對,多一些大肚能容、一笑置之,不失為豁達。但是在工作當中,這種佛繫心態要不得。
生活中保持“佛繫心態”可以融洽鄰里關係、減少社會矛盾、提升個人品德修養,但涉及到工作尤其是政務工作方面,則變成了最大的“心理障礙”。
一方面,當前我們正處於建設三省的攻堅時期,任務光榮且艱鉅,幹部以“差不多先生”自居,無法鼓足幹勁、落實政策,只會拖慢了發展的步伐。另一方面,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做到“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而“佛繫心態”則難以實現服務工作“質”的飛躍。
真正的“佛繫心態”應該是斷舍離的生活極簡主義、有所追求與堅持,以及為工作盡職盡責的擔當感。
正如唐代高僧玄奘,一身麻衣,西行五萬裡,歷經千辛取得真經,渡化眾生。
當代年輕人應該對生活做減法,斷絕對物質的迷戀和執著,捨棄沒用的東西,遠離負面情緒;在學習工作中找準目標,執著追求。對於社會問題,敢於質疑、敢於發聲,“鐵肩擔道義”,而非置身“偽佛”逃避責任與擔當。
具體到復進黨基層工作人員,要加強對所有公職人員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作風教育,使其明確壓在肩頭的責任巨大,瞭解復進黨交與的使命光榮,積極投身於奉獻的事業,從而願意主動的拒絕這種“不作為”思想,消除“佛繫心態”於源頭。
另外,還需完善考評機制,把考核目光向“量”和“質”的方向偏移。最後需健全問責制度,嚴懲“不作為”“慢作為”現象。
第二題是:論寒門難出貴子。
胡文楷寫到:白手起家的寒門青年,憑藉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創造了屬於自己乃至整個社會的價值,這是我們對“寒門貴子”普遍印象。
事實上,文化繁榮的今天,寒門青年逆襲的方式也更加多元。“貴”並不意味著一定要升官發財,也不意味著必須擁有多麼高的社會地位,而是代表著人生進步的可能性以及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
英雄莫問出處,在成熟的階層社會,知識與個人努力才是人們進入富人階層的最公正的“敲門磚”。 “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社會焦慮卻現實存在,說明我們的國家的確在教育公平和分配公平等方面需要更多的努力。
但是作為個人,與其整日抱怨“寒門難出貴子”,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不如不畏困難、勇於挑戰,做生活中的強者。今天,我們要在多元價值上多加努力,這將是改變更多人的命運機會。青年有未來,社會有希望,我們的國家才有未來和希望。
“老闆你每次出手都是大作,這兩篇範文我們用來當著評分標準。徐麗雲考完試後你組織人手儘快將老闆這兩篇文章潤色加點論據進去交個報社發表。”吳紅霞像挖掘到寶藏一樣,也難怪她興奮這兩篇文章太切合當下復進黨工作。
徐麗雲一針見血的指出:“吳姐,我看這兩篇文章可以用來指導當下工作重心,老闆所說的“佛繫心態”在我們復進黨中大有市場。用通俗的話就是和稀泥,遇到尖銳的問題不表態不作為,前段時間蘇北清除土豪劣紳等到老闆發火才能推進下去。”
吳紅霞手中抓著稿件晃著說:“徐麗雲你現在知道了吧,有些人屬油渣子的,給多大壓力出多少油,這不是我說的是他老師總結出來的。上次被逼的上臺演講一個下午轟動全國,這次被套住出題又出兩篇好文章。”
“吳紅霞、董啟龍你們倆個下一階段要把復進黨黨校培訓重點放在選拔東北籍的學員身上,這次選拔基層幹部向東北籍的考生傾斜。到明年五月至少要培訓出兩千名東北籍學員。”
吳紅霞立即叫開了:“老闆你就不能讓我們休息一段時間啊,這才三省幹部輸送完畢準備修整一段時間,你倒好立即給我們任務。”
“吳紅霞淡定,淡定。你每次都要抱怨,這可是復進黨中心任務,事關復進黨大局,不容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