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傢伙本來是在家讀書高中畢業去山東舅舅家,途中被土匪攔路打劫,身上僅有的幾塊大洋被搶著便吧還將他擄走,因為他認識字土匪需要找個人讀報。
擄走後他被逼參與不少次攔路搶劫,但手上沒有人命全是被逼的,他這段經歷一直藏在心裡誰也不敢說。
董啟龍為難了,你要說他是土匪吧他也是個受害者,所作所為是被逼的。要說他沒有做壞事他也參加過幾次攔路搶劫,享用過劫來的財物。
看著這傢伙一臉緊張彷徨的樣子還真不忍心,徐麗雲意思先調出這傢伙在黨校的表現和同班同學對他的看法再聽取任課老師的評價。
同班同學對此人看法很好算得上優秀,平時幫同寢室打水,打掃衛生也是搶在前頭,沒事就泡圖書館。任課老師對他印象也很好,這傢伙要不是出了這事本來準備推薦他去安徽工作組的。
這件事當成典型案例送到吳紅霞辦公室,吳紅霞雖然心裡拿定了主意還是為此開了一次會議。
這次會議她特地選擇在星期天上午召開,她讓各地將整風運動中遇到的難題全部帶過來會上研究。
剛坐下還沒有等梁啟超說話,秦雪峰攤開筆記本就準備提出問題。
吳紅霞阻止他說:“我們這次先集中定性一個案例,用這個案例作為參照物。”
秦雪峰合上筆記本說:“那吳校長你先說。”
吳紅霞將這個案例原原本本說出來,與會的人議論一會後分成兩派,一派認為此人既然參加過土匪肯定不能留在黨內,至少要驅離出黨校學員隊伍。
另一派覺得搶劫不是他本意,他本身也是受害者,調查也得出他在黨校表現很優異,應該不應給予處分。
兩種觀點在會議室對上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爭論的臉紅脖子粗。吳紅霞看了一下戴季陶和梁啟超這倆人都對她示意讓這些人繼續爭論下去。處理結論這三人已經拿出方案了,他們想聽聽別人的意見,畢竟做出的決定要有大部分認同。
末了梁啟超實在受不了他們的爭論,他就問道:“這人有罪嗎?”
田芝亮回答說:“按法律來衡量沒有罪。”
因為田芝亮一直主張將此人清除出去,梁啟超是對著他問的。
“田芝亮,我們設想一下當時要是是你,被土匪劫走不跟他們幹你會沒命,你會怎麼辦?寧死不屈?我們想聽實話,這也算是對你的整風。”梁啟超眯著眼睛叼著雪茄問道。
田芝亮想了一會說:“梁校長,我會跟著土匪一起幹的,和這人的選擇沒有兩樣。不過我可以肯定我入黨時至少我進黨校前會向組織上坦白這件事懇請黨對我的考察。”
田芝亮的回答幾乎和梁啟超等人心中的答案一模一樣,梁啟超讚許的點點頭說:“田芝亮算你誠實,對你的整風考察可以打90分。”
戴季陶心也放下來了,田芝亮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在這件事上回答不好絕對對以後有影響。這道題是梁啟超臨時出的其實裡面包含兩個問題,一個是誠實性考察,一個是發生這樣的事如何解決。
田芝亮如果回答堅決不答應土匪入夥要求,那將被判定為不誠信。第二個問題不能解答出來可以判定他沒有從千思萬緒中抽出重點,可以認定他不適合作為一名黨內高層領導。田芝亮心裡也是暗慶自己過關,這時他回想起剛才堅決要求清除這人出黨的言論覺得太過火了,至少要給此人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