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擋風玻璃下方看到有CRT英文縮寫,立即就明白了是卡羅塔寫的,這車肯定是胡文楷第一輛轎車。搞到車後她沒有安排駕駛員而是自己駕駛,在工具箱的隔斷中她找到一把M1911手槍。她獨自駕駛時總是習慣將手槍放在副駕駛座位上。
舊衣物的分發只能採取平均主義,一戶只分發三件衣服,能夠遮體就可以,指望禦寒是不可能的。
就是這簡單的滿足讓他們在皖北的工作得到廣大貧民的支援,高金昌的部隊經過淮北平原時看見道路兩側是一眼望不到頭的民工。
人民是樸質的,你只需要心裡裝著他們,他們會用十二萬分的力氣回報你,這是胡文楷在高層會議上說的話。
短短的一個月不到皖北平原上的各縣之間的砂石路已經貫通,抽調的民工在路旁修建灌溉水渠,這是道路工程的一部分。
整個皖北完全變成了一個巨大修整地球的作坊,水庫、路邊的防護林、田畝的平整、引水渠。以工代賑解決了農民溫飽問題,只要出工必定解決吃飯,這不省政府運來衣物分發給各家各戶,以前誰會管他們死活,一切都在改變,聽說九月後七歲以上兒童免費讀書還能減免家裡稅賦。
唯一不好的是,女孩也要讀書,女孩不送去讀書家裡稅賦加倍。這些淳樸的莊稼漢也認了,不就多送一個小孩讀書嘛,再說讀書還能供應午飯。
前一段時間鄉里運來十幾車叫著化肥的肥料,有農業技術員指導各家各戶免費使用,農技員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
指導他們使用化肥的最佳時機是陰雨天前馬上要下雨的時候(早晨和傍晚最佳),化肥都是一些顆粒狀的遇到高溫和潮溼的環境都會反應轉化,而在雨水來臨後化肥能夠很好的溶解,這樣在土壤中分解後才能更好的吸收。
有機肥與化肥配合使用,有利於土壤有機質更新,激發原有腐植質的活性,提高土壤陽離子的代換量,有利於提高土壤酶的活性,增加作物對養分的吸收效能、緩衝效能和作物的抗逆效能;有利於協調氮素均衡穩定、長效,提高氮、磷、鉀肥利用率。
對於從沒有見識過化肥的農民,壓根不信一簸箕白色小顆粒可以使糧食增產20%。不過這段時間他們不得不信復進黨的,能帶給他們一切的復進黨不會騙他們的。
農戶按照農技員的教導,各五行撒一把化肥,手要象漏斗一樣將化肥散開。
胡文楷用工資贊助的三所小學,劉朝暉將這三所小學分別設在太和、六安、霍邱。三所梁啟超小學落戶在安徽,杜紫鵑可是操足了心。親自跑三處檢視工程進展情況,還發電報給吳紅霞求助要教師。
胡文楷的錢用他老師名字修建的學校,她能夠不上心嘛。杜紫鵑想來想去自己也投了三千元購買課桌和教學裝置,自己擔任這三所小學的名譽校長。她也只有用這種方法向胡文楷示好。
安徽本身就是一個貧瘠的省份,雖然佔有獨天獨地的地理位置,也經不住幾十年軍閥混戰和政客無恥的盤奪,不過對杜紫鵑她們算是好事,可以在一張白紙上盡情的勾畫未來。
經過韓曉軍、徐生福和孫曉瀾的血腥鎮壓,安徽土地上很難看到一處擁有一百畝以上的地主莊園。用外界的評論胡文楷在短短一個月不到血腥鎮壓了土豪劣紳三十多萬人,當然其中不少是封建會道門的信徒。
幾千名復進黨幹部充實到鄉鎮一線充當起農村幹部,這兩個月全力組建村民委員會。復進黨的教程中明確寫到村民委員會是復進黨的毛細血管,只有毛細血管暢通了復進黨才會得到源源不斷的養份供給。
越是貧困的地方越是阻力小,皖北一片村民委員會的選舉簡直象是過年一樣熱鬧,一個村的男女老少一個不缺的參加選舉。工作組負責唱票,維護選舉秩序,選舉意圖基本能夠得到落實。當選的委員從心底擁護復進黨,主動要求參加基礎設施建設。往往是這邊當選,那邊拿起鐵鍬參加水利設施建設。
阻力最大的反而是富裕的江南地帶和徽州地區,這邊宗族勢力相當大,村民委員會在這邊推行的極不理想,選舉出的村民委員會如果得不到宗族的承認,所有工作得不到支援和開展。
這不是他們能夠解決的事,後世即使到了七十年代也不能改變徽州的這邊宗族觀點,直到後來交通發達了,人員流動起來才徹底將宗族勢力削弱下去。
他們四個人商量暫時將精力集中在皖北和皖中地區,皖南暫時放緩步驟,先易後難。集中精力將淮北和淮南煤礦開發出來,解決徐州日益擴大的能源需求量。
公司的投資已經進入安徽,鳳陽的玻璃生產基地已經開始興建,順利的話年底可以投產。
李季平建議大力推廣桑樹種植,按照公司發展要求安徽農民開展蠶絲養殖。桑樹種植對於安徽很容易實現,胡昌錦表示立即組織樹苗在道路兩側種植桑樹,村的共用荒地種植桑樹。這件事被四人集體一致透過,立刻投入實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