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民國的春秋 > 第二百三十三章 棉花合約

第二百三十三章 棉花合約 (第2/2頁)

瑪麗娜嘟囔著嘴辯解:“海倫姐,我知道錯了,這不是沒有人嘛。”

王小玫本來的工作在國際貿易公司從事紡織行業,對美國棉花期貨特別瞭解,永安紡織廠每月從美國市場大量購進棉花是王小玫的底氣。她前階段只是買進只要價格適合她分批次買進,轉手給公司設在美國的分公司。

對棉花期貨她在上海時就開始考慮了,一戰後歐美處於經濟復甦期間,大量計程車兵和婦女重新返回生產第一線,手中有錢自然會促進消費,對日常衣服的需求會轉為旺盛階段,棉花是紡織品的主要原料價格自然會上揚。

但王小玫發現棉花價格並沒有隨著需求旺盛而價格上揚,背離市場需求。需要有火種點燃棉花價格,否則會長時間徘徊不前。

週一上午王小玫和麗娜走出房間,樓下大廳還是聚集一批小報記者,看見王小玫和麗娜如看見獵物一樣蜂擁而上。

飯店保安立即上前阻止,倆人在一片吵雜的提問聲中走出飯店大堂。

上午王小玫小心的吃進十月棉花合約五十多萬美元,中午在交易所的操作間倆人隨便吃了兩份熱狗。就這行為也被第二天報紙大肆報道,擁有五百萬美元的兩個極品美女午飯竟然如此簡單,三十美分的兩個熱狗解決肚子的溫飽,倆人的成功絕非偶然。

午飯後王小玫在這天交易快結束時瘋狂掃貨,四百多萬美元的十一月合約創造美國棉花交易史上最瘋狂的掃貨。

隨著當天的交易結束,棉花期貨價格硬生生的被王小玫拉高了三美元。好多人看不懂心裡嘀咕著這兩個女郎是不是敗家女郎,至於在短短十分鐘內掃蕩十一月份合約,完全可以分五天或者十天慢慢吸納,難道她們有內部訊息。

卡羅塔控股的幾家報社在今天上午收到來自中華民國的通訊報道,設在上海的興業實業公司將投入巨資在南通興建現代化紡織廠,將帶動當地三萬多人就業。

印度新德里英國記者戴維從一位亞洲面孔的商人手中接過一疊英鎊裝進口袋。他覺得很納悶這事完全超出他理解範圍。印度今年大旱是鐵定事實,這位仁兄居然送錢讓他採訪英國宗主國負責印度農業生產的官員,要得出今年印度棉花大面積減產的結論,他不用採訪也可以得出這結論。

第二天戴維為此事專門採訪負責農業生產的官員,回到寓所寫了一篇詳細介紹今年印度大旱,官員預測今年恆河兩岸棉花主產區將大幅度減產的通訊報道。

他透過自己關係讓倫敦泰晤士日報在三板顯著位置刊登他所寫的《印度遭遇百年以來的大旱,棉花產量將大幅減產》。隨後這篇報道被卡羅塔控股的幾家報社轉載,並且刊登在遠東將興建大型紡織廠新聞下方。

第二天亞特蘭大棉花交易所的十一月合約還是上漲,但也只是緩慢的上漲。兩位妙齡女郎第二天沒有出現在交易所內,第一紡織品公司賬戶上一筆高達四百萬神秘轉賬落戶。

亞特蘭大棉花交易所對第一紡織品公司行為感到奇怪,明明可以動用一比一的配額購買合約,但這公司全部用現金等額購買,直到今天才提出動用一比一配額。說她們是小白也不可能,能有敏銳的市場超前眼光怎麼可能是小白。

週六讓交易所的商人見識了什麼叫瘋狂,四天沒有來交易所的兩位極品妞,手裡拿著熱狗坐在交易席上。向四周交易商人微笑點頭示好。

十一月合約此時已經溫和上漲十美元,大家以為這兩個妞是來落袋為安,下午開市十一月合約應聲下跌一美元。大家都以為這兩個妞和掃貨一樣迅速在短時間內賣出合約。

一直到還有二十分鐘交易快結束時,王小玫果斷出手八百萬美元橫掃十月和十一月的合約。第一紡織品公司第一次動用一比一配額。不停叫喊報價后王小玫的嗓子開始冒火沙啞。這周的交易結束時交易所內所有人元站起身來鼓掌,發自內心的鼓掌祝福。

星期天的報紙刊登了美國權威人士採訪報道,因蘇俄紅色政權強行推行集體農莊制度造成農戶生產積極性不高,蘇俄今年農產品將大幅度減產,從棉花出口國變為純進口國。遠東今年遭受大面積蝗蟲災害棉花可能絕產。世界棉花主產地印度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旱災棉花產量將減半。

這位權威人士還系統的分析全球對紡織品需求日漸轉旺,特別指出遠東大規模興建現代化紡織廠對棉花價格的影響。這篇報道刊登在紐約主要報紙頭版上。

週一得到美國主要報刊經濟類欄目大量轉載,關聯起小麥、玉米、大豆等農產品普遍上揚,漲幅最離奇的當然是棉花價格。

最新小說: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 我是女扮男裝文路人甲 抄家流放?親媽金手指已到賬 穿為影帝的隱婚小可憐 被迫嫁給山野糙漢,她被嬌寵了 輔導夫君考狀元 重生女配拒絕攻略龍傲天 長公主(重生)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