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鈞和助手用經緯儀在測量路基的平整度和走向的角度。這套裝置是胡文楷讓貿易公司從德國採購回來,跟著老闆做事只有你沒有想到的,沒有他想不到的。
鄧鈞經過幾個月的鍛鍊用老闆的話說已經是個合格的專案經理了。鐵路邊不遠處一根根電線杆已經豎立起來,鐵路通車意味著沿途鄉鎮將通電。
鄧鈞爬上卡車車廂將經緯儀箱子抱在懷中以防顛簸受損,卡車向下一處工地駛去,鄧鈞對現在的工作極為滿意人生的抱負在這片土地上得到施展。在天汾找到了自己的愛情和事業,吳紅霞經常開玩笑的說鄧鈞不適合做領導只適合做一名優秀的工程師。
他寫了好多封信給同學介紹天汾的情況,邀請同學前來工作很多人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天汾這地方,在吳紅霞建議下向公司借了臺照相機拍了幾張照片分別寄給同學。今天終於有個同學回信準備從廣州啟程來這看看。
戴季陶向蔣秋鳴請假兩天與楊思亮一道乘船回到上海,回到寓所清理過個人衛生電話要通張靜江、蔣介石几位好友約好晚上聚聚。
晚上在四川北路一家小酒館戴季陶設宴宴請張靜江等幾人,才斟上酒張靜江忍不住問天汾到底怎麼樣,戴季陶用手指抹了下鬍鬚微笑的看著張靜江。
“靜江兄這次老弟是跟對人走對路了”
“說說看,別買柺子才三十歲的人搞的像七老八十的一樣。”蔣介石笑起來,他心裡感到高興胡文楷是他兄弟。
“天汾鄉按照我觀察在全國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和它類比,完全實現了人民自主選擇領導。現在是管理網格化每家每戶的資訊登記造冊在鄉政府,村民開始自主的離開土地去工廠打工。”
李漢俊不信的問:“這麼短時間就能達到這效果?”
“用馬上上任海門縣副知事蔣秋鳴的話說,這方法叫引導人民朝正確路上走。”
“此話怎麼說?”張靜江身體往前傾著仔細聽。
“文楷路線是這樣的,先大規模建設將村民引導去工地做工,透過工地管理潛移默化的改變村民的思想,然後修建道路讓人員快速流動起來,興辦學校傳播自己的思想。”
“關鍵的是他在亞田南路工廠裡不斷培訓知識青年輸送到天汾鄉。這手法我們只能欣賞不能複製,這需要雄厚的源源不斷的財力支撐。”
“複製?戴季陶你想多了。黨內壓根就沒有想過從最基礎做起,現在是借船過河跑去廣州借陳炯明的船去了。”張靜江不看好廣州方面。
“據我看,文楷逐步將整個天汾變成一個培訓基地,我來的時候周邊接壤的鄉鎮官員已經到天汾開始接受培訓,蔣秋鳴在給我們做動員時說對於這批官員如果不換思想就換人。”
蔣介石咂嘴說:“文楷厲害,不動聲色就開始將海門縣的最基層換成自己人了。”
“介石老弟你又落伍了,文楷在公司裡杜絕個人獨裁領導,要求所有員工服從公司集體領導。他經常說一個人做出決策很片面容易犯錯,集體研究後做出決策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失誤。”
“人才啊不貪權。”李漢俊感嘆道。
“漢俊你不瞭解文楷,這完全是他已經到了一個你我不能觸控到的層次,他對錢財權力已經沒有慾望了。這才是一個能做領袖的人。”張靜江淡淡的說。
“民團建設的怎麼樣?”蔣介石對這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