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下有人舉手準備提問,他笑著說:“本節禁止提問,先死記硬背,一會由臺下領悟的人上臺答疑。”
臺下技術員笑起來,一片嗡嗡聲意思老闆一天夠累的了,讓懂得人上臺答疑也可以啟發大家。其實他們真不知道老闆此時就是解答不出來。
“從時域的角度,對於波形為非恆定包絡的已調訊號,由於非線性放大器的增益與訊號幅度有關,因此使輸出訊號的包絡發生了變化,引起了波形失真,同時頻譜也發生了變化並引起了頻譜再生現象。對於包含非線性電抗元件(如電晶體的極間電容)的非線性放大器,還存在使幅度變化轉變為相位變化的影響,干擾了已調波的相位。”
還真有技術員跳上主席臺拿過話筒接受臺下的提問,一個被問住後自然有第二個上臺解答。他叼著煙站在一旁看著一邊點著頭讓胡斌將名單記下來。
接下來是一個實用型電子管裝置的製造詳解,1947年4月,英國《無線電世界》雜誌發表了D.T.N威廉遜的文章《高質量放大器設計》。文中詳細地介紹了一款帶有大環負反饋的優秀功率放大器。這就是令世人矚目的“威廉遜功放”。儘管它的失真係數在5%以上,但在其它許多技術指標上與昔日放大器相比較,都有了令人十分滿意的突破。
他接過話筒,示意一旁幫助繪圖的技術員將圖紙繪製在黑板上。
“這款高質量放大器我給它命名為天汾器,該放大器的基礎電路如黑板圖所示,其中VE1為輸入放大器又稱前置級,VE2是PK分割式倒相器,VE3、VE4構成推動級,VE5、VE6是推輓輸出放大器又稱後級。”
話音剛落懂行的技術員已經迫不及待的站起來,跳上主席臺站在黑板前,用手順著電路圖在走。
“為了滿足三極體高激勵的要求,中間加置了VE3、VE4作功放的推動級。從前級到後級,每一級的偏置均採用效能優良的自給偏壓;而且各膽陰極的自給偏壓電阻上均未並接交流旁路電容,使之形成有效的AC/DC雙反饋。這對提高電路的穩壓性、展寬頻帶等頗具牌益。”
“由於級數的增加,使“天汾器”的自激因素大大上升。為了保持電路的穩定性,除上述偏置採用AC/DC負反饋技術之外,末級VE5、VE6的G1、G2極還分別加入了R19、R20、R22、R23等特設穩定電阻;輸出變壓器TO在防止相移方面的繞制工藝上也頗下了一番功夫;在TO的二次側加接了一路大環負反饋R21。為了展寬頻帶和抑制相移,輸入級VE1和倒相放大器VE2之間採用了直接耦合;同時還引入了頻率補償網路R5、C2。”
“為了保證各級預熱的“同步性”,“天汾器”採用了電子管整流電源VE7。電源濾波全部使用高壓無極性電容,並且採用了兩節LC 紋波抑制器,故而放大器的交流聲極微。”
不需要胡文楷繼續表述下去,已經有技術員從他手中接過話筒開始答疑。提問時亂七八糟但解答時一片安靜只有解答者的聲音。
最後問題集中在胡文楷這:“老闆,這輸出功率多少?諧波失真達到多少?”
“看你們製作工業,一般情況下可以穩定在輸出功率達到了15W,諧波失真達到了3%以下,頻響在開環時為20Hz~20kHz(3dB,在閉環時為10Hz~100kHz(±1dB。而且,開、閉環的相位特性也非常理想。”
“老闆這天汾器太強悍了,明天我們就組織人員生產。”
“好啦,好啦,都下去吧,下面我提出一個最佳化思路你們幫我去完善,我提出的是電路板。”
“我們現在收音機裡的線路是亂七八糟,幾十根電線連線起各個原件。”
“我的想法是將這些電線印刷到一塊板子上,這塊板子使電路迷你化、直觀化,對於固定電路的批次生產和最佳化用電器佈局起重要作用。”
這說法使得下面全部石化,壓根不知道怎麼回事也理解不了。
簡單原始的電路板圖形繪製在黑板上,在旁邊用箭頭標註名稱焊盤、過孔、安裝孔、導線、元器件、接外掛、填充、電氣邊界。
“焊盤:用於焊接元器件引腳的金屬孔。過孔:有金屬過孔 和 非金屬過孔,其中金屬過孔用於連線各層之間元器件引腳。安裝孔:用於固定電路板。導線:用於連線元器件引腳的電氣網路銅膜。接外掛:用於電路板之間連線的元器件。填充:用於地線網路的敷銅,可以有效的減小阻抗。電氣邊界:用於確定電路板的尺寸,所有電路板上的元器件都不能超過該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