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會之後不久的一天。機會終於不期而至。
華少忽然心血來潮,提出要吃日本料理。
心碧說,好啊,我知道一家,味道很不錯的。
在心碧儼然主人般的帶領下,他們到了一家地道的日本店吃加賀料理。
從一條窄窄的小巷進去,七彎八拐,一家不起眼的店鋪出現在面前。
一身和服的老闆娘提著裙襬一路小跑著過來迎接客人。
進門後,他們發現雖只是一牆之隔,裡面卻別有洞天。
日本料理特別講究料亭的設定。
這裡是用一個小型的山莊來作料亭,包間不多,最好的便是面對庭院的水景多功能茶室。
進入茶室之前,一句中國古詩忽然躍上心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對,就是這樣的意境。戚隆華感悟到。
茶室是敞開式的,延伸出去的地板懸在一座不大的池塘上,圍繞著池塘的是高大、濃密的長青植物和紫紅色的長葉灌木,黃楊木和海桐花在藍灰色的草叢中分外耀眼。靜水深流,色澤鮮豔的錦鯉沉在水底緩慢地遊動,似乎整個世界的節奏都漸漸慢了下來。猶如門口掛著的一幅藍幡,上面寫著筆畫敦厚的三個白字“味自慢”,竟比“金池”兩個字還要醒目。
一般人並不知道,金池正是加賀藩的都城。
這裡真是沙漠中的綠洲,鬧市中的淨土。
如果你是日本人,驀然回首間,真的彷彿身處石川縣加賀屋,一不小心,你的四鄰,可能正席地而坐著日本皇室貴族。
那道門,彷彿是隔絕塵世喧囂的重生之所。一旦涉足而入,迎面的清風徐來,滿身俗世的塵土與雜念被吹拂得乾乾淨淨,迎接你的,只有寧靜與平和。
面對這種盪滌靈魂的歸化之地,即使腳步最匆忙的過客,也忍不住會席地而坐。茶室的內外用日式格子趟門相隔,半截的布簾子上繪著一個風情萬種的藝伎正在往頭上插髮簪。屋簷下設有一張烏木的方桌,簷上掛著一隻玻璃彩繪的江戶風鈴,在秋夜長風中偶一作響,叮咚之聲就能響徹心肺。
包間不多,自然沒有食客的喧囂。晚餐從一杯熱茶開始,戚隆華叫池心碧點菜,心碧點的菜是雪蟹和鯊魚仔、金槍魚的刺身,還有天婦羅和治部煮。
清酒是一整瓶的“加賀鳶”,埋在冰塊裡上桌。
雪蟹和甲箱蟹的拼盤,是老闆娘親自登上來的。心碧恭敬還禮,還說道,日本菜的精髓就是吃食材,秋天的魚禁開放,當然要吃蟹,如果是三四月間,我就要點懷孕的鯛魚了。
靜靜地聽著心碧面帶微笑的敘說,老闆娘的表情有一種如遇知音般的欣喜,當心碧說出盛蘸料的木胎金箔小盞是“輪島塗”時,老闆娘上揚的眉毛都要掉下來了,是啊是啊,日本漆器中的輪島塗就相當於中國瓷器中的景德鎮啊。
飯後,激動的老闆娘親自以一場抹茶茶道為客人送行。她以長柄小茶匙舀出適量粉末倒入碗中,特意將有圖案的一方對準心碧,然後注入沸水,用竹篩拌勻,而後優雅地從和服衣襟中抽出一塊方巾,襯著茶碗底部遞了過來。心碧接過碗,按規矩右手單掌托起,左手將茶碗逆時針迴轉半圈擱在桌上,然後雙手扶膝,直角鞠躬。意思是我吃好了。
但是雙方都有一些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