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陰無為造成一種假象,那就是玄天宗無意介入幽陰門和義兵團的糾紛。
同時,不對玄陰採取行動,也讓陰無為相信,玄天宗並不知道幽陰門的稱霸天羅大陸計劃。
實際上,玄天宗在暗中調動人馬,進行一系列的佈置,只是瞞過了玄陰等人而已。
“一個個的老奸巨猾,不過,只要玄天宗願意對付幽陰門,這場戰爭就更加有了獲勝的希望。”
逸塵不再糾結,而是信心十足。
如果陰無為的計劃付諸行動,就會遭到五大王國的強烈打擊。
不管陰無為有何屏障,都沒有可能獲勝,除非五大王國內部出了問題。
“不能高興的太早,除了薩特王國以外,其餘四大王國並不會派出大量的軍隊,進入到薩特王國與幽陰門作戰。”
熊壯沒有逸塵那樣樂觀,反而顯得憂心忡忡。
和當年的落英王國打擊侵略者的戰役不同,這一次陰無為在九幽城屯兵三十萬,對薩特王國王宮形成包圍之勢。
對於薩特王國來說,九幽城既是王宮的所在,也是幽陰門的大本營。
更重要的是,陰無為佔據地利的優勢,加上多年經營下來,人和這一點也掌握在自己手中。
至於天時,不知道萬年大劫將至,算不算對幽陰門有利,可至少也不會成為幽陰門的危機吧。
五大王國曾經有過約定,有義務派兵增援戰爭中的王國,卻不能數量巨大。
比如這一次,正常情況下,只有在宇文則發出求救訊號以後,四大王國才可以調動大軍馳援。
但是,四大王國的出兵總數加在一起,也不能超過二十萬人。
這其中存在一定的微妙關係,為了防止某個王國想渾水摸魚,打著增兵馳援的旗號,趕著見不得人的勾當。
一旦出事的王國消耗太大,極有可能被其他王國吞併甚至摧毀。
這種事情以前就發生過,所幸的是,出事的並非五大王國,而是一個相對弱小的國家。
等各國援兵到位,解除了危機之後,出事國的國王陛下忽然發現,自己已經成為了別人的附屬勢力。
為了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五大王國基本確定了援兵的最高限。
天羅王國最大,兵力也最為雄厚,若是幫助其他王國,派出的軍隊數量不得超過十萬。
另外幾個王國的數量限制為五萬以下,但幾個二等王國出兵的總數,不能少於天羅王國。
這樣做有利於相互間的平衡和牽制,免得造成更大規模的戰爭,給天羅大陸的百姓帶來巨大的傷害。
“這也不錯,最起碼能夠表明態度,以天羅大陸所有的朝廷官兵,以及眾多江湖勢力,與孤注一擲的幽陰門較量,勝負幾乎沒有懸念……”
逸塵沒有想到,義兵團和幽陰門的糾紛,居然會引發整個天羅大陸的剿滅幽陰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