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智並不知道項北與枯榮的關係,他現在看項北極其不爽。一個謀士而已,憑什麼與國王拜把子。這就是同行看不得同行好,怕項北哪天會取代了他。
項北讓宋智繼續,自己還沒發揮呢,這題出的才剛到幼兒園水平。
宋智想了想:“先生大才,那我就繼續出題,先生莫說我是刁難。今日乃是年節,人人盡興為好,故請先生以詩詞勸飲,好讓大家不醉不歸。”
聽到這這題目,項北心中好笑:“這不撞槍口上了嗎,將進酒在中國誰不會背。但這玩意兒朗誦出來怕是沒有意境,唱來該是不錯,而且我也有點忍不住,畢竟太過熟悉。但本高人不愛顯擺唱功啊,唱出來是不是不太矜持。從小就沒幹過這大庭廣眾之下獻唱的活兒。”
項北猶豫著,楚憐惜問他怎麼了?題目太難搞不定嗎?
項北迴答:“不是,我怕太嘚瑟。”
楚憐惜告訴他沒事兒,這場合嘚瑟一下沒關係。又不是開大會呢,本來就是各自嘚瑟的場合。
“那我就嘚瑟一回,話說這挺不符合我性格呢。你給我伴奏行不?”
楚憐惜眼睛一亮:“你要唱?”
“對,唱,跟朗誦差不多卻又韻律十足的唱。”
項北說完,楚憐惜站起身來命令:“樂舞停下。”
一幫跳舞的小姑娘停了下來,彈奏的也停了下來。楚憐惜問項北自己怎麼給他伴奏,用哪個樂器?強調自己會的可不多。
項北問他會吹簫嗎?
楚憐惜說會,長棍棍一樣的樂器,自己都會。
“長棍棍,這形容真貼切”項北挑個大拇指,告訴她吹短蕭,就吹前兩日把自己吹趴下那一曲慢奏就行。自己會合得上的。
“木有問題”楚憐惜命人取來短蕭,二人互相點頭之後,開始表演。
樂聲當中,項北先是快速想了想哪些地方得改,哪些地方得刪,然後才慷慨激昂的唱誦而起——
君不見,
長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入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吾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
一曲將進酒,項北演繹的痛快淋漓。吹簫的楚憐惜也是沉浸其中,感覺此情此景甚是美好,若有一日天下再無事端。尋一相伴之人隱居深山,一曲一唱,也是美好之事。
另一邊左藍看著二人,也是羨慕的很。她多麼希望有一天,自己身邊也能有此一知己,可與自己共和一曲。
項北與楚憐惜一曲完畢,眾人聽得深入,一時還沒反應過來。還是國王最先帶頭叫好:“項北老弟果然多才,今日就借老弟詩中一句,會須一飲三百杯,大家痛快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