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周軒來了,李所長連忙跟文物專家們介紹,倚天劍就是周軒發現的,並沒有據為己有,而是第一時間上交給國家。
專家們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讚,他們為了倚天劍,已經召開了兩次研討會,這柄寶劍的出土,對後漢兵器文化的研究,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當玉棺被人從車上小心地搬下來,文物專家們紛紛屏住了呼吸,根本不敢想象,千年的玉棺內還能有如此栩栩如生的女子。
“比想象中還要完美,我都懷疑她是不是還活著?”一名專家激動的問道。
“當然不可能,但能夠儲存的如此完好,堪稱史無前例。”一名老者確定的說道,此人正是文物界的泰斗司馬則。
“太珍貴了,一直沒敢碰,而且,這玉棺看起來渾然一體,也不知道如何開啟。”李所長介紹道。
“古人可能設計有機關,不然的話,人是怎麼放進去的。”又有一名專家說道。
“玉棺是透明的,怎麼會藏有機關?”李所長提出了反對意見,這是明擺著的事情。
“如果玉質相同,也能實現完美巢狀。”司馬則說著,取出了放大鏡,沿著玉棺四周,仔細的看了起來。
周軒的一顆心始終懸著,生怕被他們看出端倪,結果是, 司馬則哈哈一笑,說道:“找到了,跟我說的一樣,就是用一個玉質相同的卡槽將蓋子巢狀在其中。”
這自然是唐濤升等人的傑作,沒想到,竟然連資深文物專家們都給騙了過去。
專家們紛紛取出放大鏡,開始沿著玉棺四周檢視,電腦雕刻的符文,進行了圓潤處理,也沒發現問題。
根據上面的八個字,以及棺內女子的服飾,在場的專家一致斷定,玉棺來自於東漢末年,必然是貴族女子。
“也許是我們司馬皇族的貴妃。”司馬則開玩笑道。
“那是西晉。”
“年頭也差不了多遠。”
美玉不同於金銅器,後者能檢驗出年代,而前者是無法斷定的,只能依靠文化來分析。而玉棺的中女子,並沒有佩戴任何飾品,專家們很想弄下她一塊布料出來,做進一步的準確判斷。
跟著,專家們現場了開了個小會兒,論證開啟玉棺的可行性。
專家們七嘴八舌,最後得出一致結論,可以開棺,取出一塊布料,然後立刻合攏,應該不會對其中的女屍產生太多影響。
“這怕是不好吧,長期密封狀況下突然開啟,裡面肯定會受到影響的。”周軒不同意,事實上也很慶幸沒把真的玉棺拿來。
“現在的開棺條件也不具備,也可以往後拖一拖。”一位年老專家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