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從前,林雲再做不得甩手掌櫃,墨子洵有心培養他,因而那一萬墨家軍全部歸入到了林雲的麾下,日後便由他統領。
雖然只有萬人,但林雲仍是忙得焦頭爛額,很難想象統領三十萬大軍的墨子洵平日裡會是怎樣的忙碌。
三日便在如此忙碌中度過,很快,便到了分兵的日子。
墨子洵乃是帥才,統領十五萬大軍自是不在話下,倒是霍封正是第一次領兵,因此難免會有些生疏,好在雪鱗往日時常統御冰龍軍南征,一應事務都能夠處理得有條不紊。
林雲身為墨子洵的親傳弟子,自然是要跟隨墨子洵的腳步,墨子洵有感策士不足,在軍中廣招謀士,招得十六人,這十六人皆以霍封弟子梁垚為首,平日裡主要負責出謀劃策。
“一切便拜託軍師了。”墨子洵向霍封微微欠身,向其行了一禮。
分兵本就是極其冒險之事,普通兵將尚還好說,可修士力量若是一分為二,便是給了霰雪王反擊的機會。
只是霍封卻道此事無妨,若是霰雪王當真不分兵抗拒墨家軍,而是集中力量抗拒一點,那麼另一路大軍便是勢如破竹,如直搗黃龍般一舉攻到霰雪城左近。
霍封拍了拍腰間的寶劍,笑道:“在下必定會鞠躬盡瘁。”
“殿下,便勞煩您跟隨在軍師,軍師只通謀略,不曉兵法,若是軍師有不懂之處,殿下請多擔待。”墨子洵又向雪鱗微微欠身。
如今雪鱗是君,墨子洵是臣,論起身份,雪鱗合該受下墨子洵一禮。
雪鱗微微點頭,輕聲道:“墨卿家切勿憂心。”
“如此,我們便在此分離吧。”墨子洵揚了揚馬鞭,前方即是浜道,他此行要從浜道進軍,步步為營,待取下寒露周邊三城後,便能合軍一處。
如此步步為營,何愁不破霰雪王?
“出發!”見眾人皆無異議,墨子洵厲喝一聲,驅策著良駒獨角獸當先奔去。
浜道一片坦途,霰雪王應當也是深明此理,因此便當先撤出了浜道的所有守軍,重新集結起二十萬大軍,各自分兵迎敵。
而瞎子文漸便統御十萬兵馬,死守在寒露城。
“師傅,瞎子文漸,真的那麼厲害嗎?”林雲策獨角獸來到墨子洵身邊,有些不信地向墨子洵問了一句。
墨子洵點頭道:“比你想象中還要厲害,當年紋狐灣之亂霰雪國中有人騎兵造反,文漸憑藉著一千守軍,硬生生地擋住了三萬賊軍三日光景,從此一戰成名,得到霰雪王的重用,從此成為了朝中的中流砥柱。”
“紋狐灣之亂?”林雲喃喃自語,關於此戰,他也是有所耳聞。
就連林北澤,亦是對文漸讚不絕口,其佩服之意令人側目。
憑藉一千守軍抗拒三萬人,這無疑是一個林雲想都不敢想的舉動,其兵力太過懸殊,若是由林雲來統御這一千人,只怕連三萬敵軍的一次衝鋒都抵擋不住,便要棄城而逃。
如今,只怕馮大哥和平大哥又要遭到戰亂的荼毒了。林雲嘆了口氣,戰亂將起,城中的民夫們必然又會被集結起來修築防禦工事。
可這種情況顯然不會持續太久,只要墨家攻佔了寒露城,自然便是能夠將馮萬吉和平一豹這些民夫從水深火熱中解救而出。
“聽說你跟寒露城的民夫有些交情?”墨子洵道。
林雲點頭,笑道:“若是做好內應,令平大哥和馮大哥開啟城門,是不是便能夠趁此機會攻下寒露城?”
墨子洵搖頭道:“只怕沒有這麼簡單,文漸文韜武略兼備,只怕所有的事情都已經計算妥當,應當不會有這等情況發生。”
浜道果真如霍封預料般暢通無阻,眾人沿著汅江岸邊前行,不出一日,便到了浜道盡頭。
令眾人驚訝的是,文漸竟已經在浜道盡頭安營紮寨。
文漸長相極其英武,他手持一柄長刀,靜靜地望著墨子洵前來。
林雲不禁側目,文漸的眼瞳中竟沒有瞳孔,兩顆眼球都是雪白之色,看上去頗為迷離。
墨家軍眼下已是人困馬乏,面對著文漸這等良將,墨子洵不敢大意,當下直截了當地驅策著坐騎上前,虎視眈眈地望向了文漸。
林雲跟隨在墨子洵身邊,分明見到自家師傅的眼中有一絲複雜之意
“墨子洵。”文漸聞得坐騎蹄聲響徹天際,自然而然地抬起了頭,面孔準確地對準了墨子洵的方向。
林雲暗自咋舌,這文漸的聽風辨形功夫想來已經達到了極其熟稔的地步,在如此嘈雜的環境下,他仍是能夠辨認出墨子洵的方向所在。
“文漸。”墨子洵同樣喚了文漸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