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少爺的劍與簫 > 第一卷:簫劍吟 第十七章 贈字連城

第一卷:簫劍吟 第十七章 贈字連城 (第2/2頁)

推薦閱讀:

“如此說來,五福齊者,幾乎無人?”顏月危冒然發問道。

“非也!得五福者比比皆是。”

“比比皆是?”

“比如說,古有姜太公、周公旦、范蠡、蕭何、張良等人,近有凌霄閣二十四功臣等人,這些都是家喻戶曉,皆享五福也。”

“那如何才能享得五福?”

方丈停頓一會兒,見徒兒和七宿都聚精會神地聽著,接著便道:亂世中,勤勉修習武術能強身健體而有長壽之望,還能進取博得富貴功名,博覽參悟先賢經書子集,有了這些,康寧便有望,但‘五福’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即‘好德’,內外兼修寬厚之德,可載萬物,這是最好的福相;德不配位,福不能受,因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結果和表現;越是在享受富貴、康寧、長壽之福時,更應以此敦厚純潔的‘好德’,佈施行善,廣積陰德,才可以培植其他四福,使其源遠流長矣……

桑南斗感慨道:如此,文治武功、內外兼修,人生一世,當持之以恆,方有五福臨門之望啊!

方丈見桑南斗總結到位,欣慰點頭肯定,又見徒兒若有所思,進而詢問道:徒兒還記得當年入寺的初衷麼?

“不敢有忘!”

“不忘初衷,方得始終,徒兒志向遠大,但要實現志向和抱負,絕非易事,需要眾多能人志士的幫襯才可實現。”

“徒兒明白。”

“但是你真能明白,若你是決策者,當你做出決定的時候,必然有人贊成,也有人有異議,更更甚者、有人反對,那你將如何對待呢?”

“嗯……”符存對此末有主見,吞吞吐吐不能應答。

“徒兒不急於回答為師這一問題,為師有個觀點,你領悟便是:人之立世,做任何事都需要‘謀士’,任何人或者資訊都可以成為我們決策的參謀,只要我們廣開言路,參謀意見便紛至沓來,但是,別忘了你才是你自己事情的最終決策者,把自己事情決策權交給最信任的父母親友都是放棄自我的表現,也是對自己事情的不負責任,根據我對參謀的理解,其實問題不在於這些人的觀點和分析,因為他們能提供看事物的眾多維度:有遠觀的、有近視的、有不同深度的、有不同廣度的,如果沒有這些供我們參謀,我們個體很難靠自己閉門造車就能把一個問題看得透徹;作為某事情決策者的我們,我們往往容易受選擇性記憶的本性驅使,選擇性記住那些更能支援自己已經做出行為的觀點和分析,我們往往忽略那些跟自己行為和想法相反的觀點和建議,因此,在沒有綜合百家之言而審思,沒有真正解決‘知’的問題,其行為和結果可以想象了。

桑南斗雙眉緊皺,似有疑惑,進而問道:若允許異議或反對意見,豈不削弱自己的威信了?這難道不會阻礙自己決定之事的推進?孫子曰: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

“你對異議或反對意見,視為異己乎?排除異己就可順利推進決定之事麼?”

“應該是。”

“如此,不但不能排除異己,反而為淵驅魚、孤立己於眾也,自古謀雖可獨而不可眾,但與人謀之事須令人與己同意也,至少根本利害同意也,這就是孫子曰中‘令’之巧,其蘊涵了豐富的技巧,絕不可因一時觀念不一而棄其根本啊。”

方丈見符存與七宿聽得似懂非懂,又補充道:諸位不必急於明白其中道理,只須日後慢慢領悟,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師父的教誨,徒兒定當謹記於心。”

“綜合老衲今日所講,德乃五福中之重,博聞審思乃為人處世之要,爾等切記勿忘。”

“方丈今日所講,要義深刻,我們定會銘記於心的。”桑南斗應道。

“嗯……好了,徒兒此次下山,為師無物可贈,既然徒兒學藝初成,為了在今後紛繁複雜的人事關係中立足有為,為師最後就在徒兒的姓名後再加一個字,‘審’,希望徒兒能博聞審思、審時度勢而為。”

“符存審……這個‘審’字好啊,一字勝千金!能時時提醒自己博聞審思、審時度勢而為。”符存滿意地應道。

“徒兒學業初成,也該有‘字’以應‘名’,為師且贈你字為‘德詳’,願你寬厚仁德、眾議參詳而審視鑑明。”

初月掛飛簷,樹影婆娑,風起天闕夜幽幽……

方丈說完便起身,走到符存審身邊,祥和地說道:走,我們到外面走走。

少小離家經數載,不知鄉里鄉親情;遙想長亭折柳時,萬千叮囑學藝成;今宵師徒敘因果,七宿悲歡話離合。

最新小說: 短刀集 殺神系統之異世滅世 我從地獄來 仙子別鬧 我修的是劍仙 純情美女軍團 靈氣復甦時代的搏天者 武皇封劍錄 你是我的未婚夫 紫極破天 都市之王牌仙尊 聖古大帝 腦界傳奇 重生之竊武求長生 皇朝武主 聽說我是啃妻族[快穿] 錦繡武林 江湖飄之春秋時代 天魂殺神 大叔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