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鄧華臉一板。“廖公子不厚道哇。不說出來我心情還好點。還以為我對各位的企圖沒有人知道。沒想到早就被你們戳穿了。慚愧呀慚愧。”
“哈哈哈。”
大家爆笑起來。田建輝發現。小鄧同志和商人之間的關係相當融洽。雙方之間更像是朋友而不是利益交換。很多領導幹部不過把商人當作是積累政績的工具。第一時間更新 而鄧某人卻是時時刻刻為商人著想。難怪會受到商人的認可。
鄭自然嘆口氣:“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擴張鄭和航運集團有限公司是鄭家幾代人的心願。現在才知道擴張不一定講究規模化。我會改變投資策略。把航運公司往高精尖上發展。而不是數量的堆積。請問鄧先生。你的華夏創造接下來的投資方向。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不知道能不能告知。”
幾位來就是奔著華夏創造來的。但是卻一直沒有提起。對於這些富豪來說。注資華夏創造更多是為了還人情而不是投資。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產業目標。這種傳承古老的家族信奉做生不如做熟。很少會涉足全新的領域。
“那是必須的。”鄧華微微一笑。“各位既然想要投資。就是華夏創造的股東。雖然華夏創造相當於變相風投。董事會不允許參與專案的管理。但是知情權不需要有。第一步是積累資金階段。華夏創造需要的海量資金不止從股東投資中獲得。更要有自我成長的能力。這個過程可能會選擇在股市上進行。不可否認股市運作風險很大。但是我可以保證此次投資的收益。有損失我會補償華夏創造。”
廖光福皺皺眉:“儘管我不看好股市投資。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不過既然打算投資。承擔風險是必須的。放心吧小鄧。只要我們投資就是信得過你。絕對不會讓你承擔額外的風險。雖然你有點錢。還是沒有老頭子多。幾個億老頭子賠得起。”
“不錯。”鄭自然哈哈一笑。“不是別的。就憑鄧先生開誠佈公的談話。鄭家已經感激不盡。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一點投資而已。假如將來華夏創造運作得好。鄭氏集團也許會成為其中的大股東。我看好你。”
陳炳芳鄭重道:“陳家人的命都是鄧先生救回來的。不要說幾個小錢。這麼說可是有點瞧不起人了。”
沒想到鄧華的目標是股市。田建輝皺皺眉欲言又止。此時質疑顯然不合時宜。譚先生搖搖頭:“投資方向尚可斟酌。第一時間更新 錢財上不要太大方。看不起我們老人家嗎。欠罵。”
“呃。對不起。”在各位老先生面前鄧華只有誠懇道歉的份。“接下來的投資會選擇有潛力的高科技企業。全部選擇國內的企業進行風險投資。和股市相比風投在華夏具有可控性。最大的好處美國人的前車之鑑擺在那裡。我們只要看準成功的模式拋棄失敗的案例。更多更快章節請到。華夏創造已經有了幾個目標。只要資金到位。立刻會找上門去主動注資。”
吳湖海眨眨眼:“那個鄧先生。是不是會投資中華網、新浪、網易和搜狐。”
“既然是風投而不是其他。錦上添花顯然不是我們的首選。”鄧華微微一笑。“我更喜歡雪中送炭。今天襁褓中的企業。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今天只有一個公司雛形的企業。也許就是明天的微軟和ibm。如今華夏的風投企業近乎空白。之所以成立華夏創造。就是要把握華夏高速發展的大勢。抓準機遇投資幾家潛力股。省得原始股都被外國佬賺取。”
感情小鄧同志還是純粹的民族主義者。田建輝感覺不虛此行。最起碼更多的瞭解鄧某人是一個什麼樣的幹部。換做是高技術產業司內部的聚會。恐怕鄧某人很難如此放開。而今天的場面。一個真實的鄧華展現在面前。
幾位老人家都苦笑。就知道鄧某人不走尋常路。卻沒想到會選擇最荊棘的那一條走。原始股固然是成本最低的投資。卻也是風險最大的投資。誰也不知道你投下去的錢會不會收回成本。更不要說收益。
陳炳芳首先表態:“陳家此次遭逢劫難。人員沒有傷亡已是萬幸。資金麼有點緊張。多了沒有。出一億美金參股。陳家接下來怎麼走還是一個未知數。也希望這筆資金成為後備金。萬一投資失敗陳家還有最後的本錢。”
眼下美元和華夏幣的比率是八點五比一。陳老出手就是大手筆。鄧華深吸一口氣:“謝謝陳老對小子的信任。請您放心。華夏創造最多三五年。就能成為各位的搖錢樹。至於說陳老我有一點小建議。還是做陳家的老本行。特別是高階木業。如今華夏高檔傢俱生產剛剛起步。”
“還搞傢俱麼。”陳炳芳頗為心動。“此次逃離印尼損失重大。特別是上下游的供應商。幾乎損失殆盡。重新在國內建立起全新的供貨銷售網路。不是一般的難。特別是經銷商。陳家考察過國內的傢俱市場。很多地方處於原生態階段。出售高階傢俱很難有市場。”
鄧華鄭重道:“隨著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傢俱行業會迎來最大的機遇。以陳家在木材加工領域的實力。重新建廠不是問題。而且陳家可以遙控指揮。利用原有的人脈資源和原材料供應商以及銷售商。賺錢不是問題。至於說經銷商。陳老想沒想過投資連鎖家居市場。”
“連鎖家居市場。”廖宇峰眼前一亮。“陳老有福了。鄧華最初就是做市場起家的。古城縣那個不起眼的民俗大市場已經成為連鎖民俗市場的一部份。陳老不是擁有一臺洪武皇朝嗎。洪氏集團正是得益於鄧華的民俗大市場策劃案。才從地方土財主變成華夏境內的鉅富。這個連鎖家居市場很有創意。前途無量。”
吳湖海喜笑顏開:“如果陳先生不嫌棄。吳家願意在傢俱市場上入股。吳家在東南沿海發達地區有著豐厚的人脈資源。建市場可以提供最大的幫助。呃鄧先生。吳氏集團願意注資華夏創造。資金沒有陳老多。一個億華夏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