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天偉不動聲色,向東陽則我行我素,彷彿將不說話的安天偉當成是了空氣。
安天偉似乎也挺習慣於當這個空氣。
在挺閒的功夫裡,安天偉才想起來,他的便宜徒弟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跟著那些指揮官們一起跑沒有影了。
“嘿,這小子,現在長膽了。出去也不跟我打個招呼!”話雖然是這麼說的,但安天偉其實挺開心。
這小子現在有長進了,眼力也長了不少。
至少,現在也知道自己往外跑,而不是站那兒靜靜的等候著命令。
一個好士兵是隻會等待命令,但朱傳友這樣的,註定不會只當士兵的人,如果沒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以至於將來如果沒有自己的風格,都成不了氣候。
現在讓他跑跑,只要掌握著方向,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向東陽的作戰方案很快便貫徹到了各個指揮官率領的合縱之策的聯軍裡。
這場演習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測試作戰單元的設想容量以及格局承受能力,一切都是按照著超大規模戰役的模式在進行著。
第三方面軍的指揮部發給外圍軍團的命令是將第二方面軍的主力拖死在原地,而向東陽的作戰方案,則明顯更傾向於要將第二方面軍的主力,盡最大可能消滅掉有生力量。
三國之爭,削弱一方面的力量,對於偏於弱勢的第三方面軍,是一步必然要走的棋。
因為作戰單元的設想是初步的格局測試,暫時演習的內容裡,不允許各方面軍的聯合。
也即是不允許第一方面軍聯合第二方面軍,或者第三方面軍和第二方面軍的兩兩結合。
這裡面牽扯到的不僅是戰略戰術問題,還有人性和眼光判斷等等諸多因素,會使得作戰單元的設想第一次的格局測試變的極為複雜。
保險起見,吳貴寶將這些影響初次測試的因素,都刪除掉了。
這也使得戰場的形勢變的相對簡單一些,從宏觀的角度,也就更能非常直觀的判斷出錯漏之處。
向東陽的方案推行的倒是非常順利。
杜楓這些野獸連出來的人,有意見會當面提,像背後拖兵不動的事情,他們幹不出來。
第一方面軍很不客氣的笑納了送過去的餌食,將杜楓和他麾下的幾個作戰單元吃了個乾乾淨淨。
而由另外的指揮們所率領的作戰聯合單元,分散成六路,由不同的方向推進到了預定地點之後,原地駐紮。
這些推進都是在非常隱秘的情況下進行著的。
而且,向東陽的作戰方案裡,對每一個聯合作戰單元的速度都提出了極為嚴苛的要求。
“前後誤差不能超過十分鐘!這是底限!”作戰方案裡如此陳述。
六隊外圍軍團悄無聲息的排在了一個狹長的通道四周。
這個通道,更準確的說應該叫著一個走廊。
東西縱深長達四五公里,是一處險地。
這個縱深很長的走廊,因為以前是進出兩塊不同地域的必由之路,被當地的百姓稱之為“生命走廊”。
因為在以前,這條走廊會經常看到一輛接著一輛的馬車,將生活必需品和糧食運進山裡,養活那些久處深山裡的住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