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代的烙印會產生碰撞,所以對李雲天大鬧軍本部這件事,就有了兩種不怎麼相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李雲天的這種做法,不顧大局。
“不能因為著過去的成績,而放任現在的胡為。”
胡為這個字眼可是相當的重。
而這兩個字眼,卻不是出自於任何一位大人物的口中,而是出自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參謀的彙報之中。
要論起李雲天和這參謀兩人之間的段位差距,那一個是天,一個是地。
只是這樣的一個小參謀,他是報著怎樣的一種心態寫出來這兩個字眼的?
結果,這個字眼竟然透過了層層稽核,直達到了上面大人物案頭。
“這個報告是誰寫的?”大人物皺著眉頭問。
他很是不喜這樣的用詞。
無論怎麼,李雲天的身位在那兒擺著,先不論大鬧軍本部的前因後果,單就對一位革命前輩的這般評價,這個報告的執筆者,就應該放到下面去重新練練。
“是本部裡的一個姓黃的小參謀。”
“姓黃?”
“嗯。”
大人物皺著眉頭便不再吱聲,但臉色卻不見比剛才好,反而更差了。
“這個安天偉在報告裡出現的次數這麼多,這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大人物又問。
秘書也懵圈。
“你也不知道啊?”大人物看了一眼秘書,沒有接著問下去,而是吩咐道:“你去負責查一下這個事情的來龍去脈。要悄無聲息的去。”
“是。”
看完報告之後,大人物將報告往案上一扔。
“這個報告,一個字不要扣的派發下去,讓他們都看看。”
大人物提筆在報告上批了字:本部所有師以上軍官,都看看。
這樣的一份原本于軍務之中如滄海一粟的報告,結果就因為大人物的這一個批字頓成大浪。
報告一個字沒有扣的被分派到了軍本部大佬們的案頭。
軍本部的人也吃不準上面的大人物這個批字到底是什麼意思,但既然上面要求大家都看看,那就召開一個擴大會議,將本部隸屬所有的師以上軍官都召來開會。
其實軍本部的大佬們也對開這個擴大會議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這是上面的要求,照著辦就好。
“這次擴大會議,上面也會派人來,我們要做好相應的接待工作。”
“要不要事先統一下各人的思想?”
“不需要。這次上面就是想看看大家都這份報告都是怎樣的態度。”
擴大會議的召開,有些隆重,規格也比較高。
上面派人來參會的是一個常務委員,而大人物的秘書也夾在隨同委員一起來的隊伍之中。
秘書的身份被定性為了隨從人員。
軍本部下面的師以上的軍官不少,擴大會議既然要將所有師以上的軍官都召集,除了一些執行任務或者有特殊情況不能參會的人之外,必須全員都參加,沒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