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哪個政治家這樣發言,一定會被詬病為沒有城府,但是這樣一個少年國王說出來的話卻贏得了一陣自發的掌聲。
一位中國女記者提問:“陛下,請問您對中國援建專案的態度。”
“聖胡安大屠殺的時候,是中國醫療隊保護了我們,後來他們幫我們建學校,建醫院,幫我們挖埋在地下的礦藏,這些舉措會讓我的人民過得比以前幸福,所以我喜歡他們,我歡迎他們。”
一個日本記者舉起了手:“陛下,聽說您的軍隊指揮官是個中國人,有這回事麼。”
“是的,我的指揮官來自中國,但他現在是西薩達摩亞的公民。”
日本記者不罷休:“聽說他曾經是一個被判死罪的刑事犯,陛下知道這件事麼。”
“我知道他是聖胡安大屠殺中保護了千百難民的英雄,他的銅像就屹立在聖胡安市中心;我知道他把價值幾百億美元的財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但我卻不知道西薩達摩亞法院曾經判過他的罪。”
BBC的記者急不可耐的提問:“陛下,請問您對西薩達摩亞面臨的種族矛盾怎麼看。”
“我理想的西薩達摩亞是不分種族,不分國籍,不分膚色的。”
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大家被小國王的機智和口才所深深打動。
記者招待會透過網路迅速傳遍世界,阿瑟國王的身世也被好事的記者挖掘出來,原來這位小國王是前國王的私生子,卡耶族和文度族的混血兒,從小在貧民窟長大,曾經是歐洲人云集的聖胡安大飯店年紀最小的侍應生。
傳奇的經歷風靡全球,一時間捲起了阿瑟狂潮,他的照片和影片以及各種資料在Facebook,youtube上瘋狂轉載,關注度遠超西薩達摩亞內戰,沒有人關心什麼庫巴,佩雷斯,更沒有關心何塞是怎麼死的,大選是不是存在舞弊,小阿瑟贏得了全球的注目,不管是老人、青年還中年,都被這個身世坎坷的非洲國王所深深打動。
“哦,他看起來就和鄰居家的吉米一樣大,上帝啊!可憐的孩子,我多想抱抱他啊!”無數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主婦發出這樣的感慨。
“如果時機成熟的話,我們想邀請阿瑟陛下訪問白金漢宮。”英國王室發言人這樣對媒體表示。
“我們應當關注西薩達摩亞的局勢,立刻制止那裡發生的殺戮。”美國眾議院,一位女性議員振振有詞的提出了一項議題。
好萊塢對西薩達摩亞題材也非常感興趣,有製片人準備邀請斯皮爾伯格出馬拍攝一部講述小國王成長史的電影,有網路調查顯示,超過一千萬的人對這個電影感興趣。
……
這些都是後話了,實際上聖胡安的收復並不代表戰爭的結束,佩雷斯和庫巴的武裝都還殘留在西薩達摩亞境內,國際僱傭兵組織也沒有離開這個國家,戰爭只是進行了一個回合而已。
只有前首相馬丁的軍隊交出了武器,向小國王投降,國王按照約定赦免了他。
佩雷斯則選擇了沉默,他只是米勒上校的傀儡而已,並沒有自己的政治見解,在這樣風雲變幻的時刻,他也只有沉默一種選擇。
而前往庫巴將軍營地送信的使者卻被殘忍的殺害,頭顱被割下送回,同時庫巴透過掌握的電臺號召文度族人起來反抗卡耶族的統治,但此時他的話已經沒人聽了,庫巴的罪行透過國際網際網路昭示於天下,被全世界所唾棄。
“是該到了踢他們屁股的時候了。”西薩達摩亞軍事最高指揮官劉子光閣下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