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用???
廣告的質量先不說,但時效可是沒有超過半年的!
很多廣告基本上都是半年一換,如果銷量不好,甚至兩個月就會換了,
像典中點這種當然會用的時間比較長,可也不能說用上一年多,因為有銷量管制,
顧客們看膩了,或是銷量下降飽和後都會換個廣告激發顧客們的新鮮感,一年……這也太膩歪了吧!
“不是吧,這條廣告還能賣動?”
“這典中點是窮到了什麼地步?這還用著呢?”
“是不是沒錢換廣告了?”
揣測聲四起。
畢竟都是大家熟悉的老廣告,在廠商中間,“典中點”這條垃圾廣告還用著,
而且,官網上竟然還有那麼多人噴,錢老闆這真是心臟強大啊!
diss歸diss。
但很快,就與些人開始查典中點去年的銷量了。
原本這些人是抱著好奇或是想要嘲笑的心裡去查的,結果一看,大家夥兒都傻眼了。
18年,典中點銷量直線攀升,比類似產品足足高出了85%,牢牢地佔據著點讀機市場的暢銷第一。
而且相比於去年典中點剛出來的罵聲,現在已經有人開始妖魔化的惡搞了,首當其衝就是一批大學生,表情包、動態圖各種各樣層出不窮。
罵聲,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減少而減少。
恰恰相反,隨著時間的發酵,罵聲越來越多,而且已經轉變成為全民笑點。
可是,你敢說一個同行業的領頭羊沒有錢換廣告?
智商得多低!
一下子,無數廠商的目光就瞄準了“典中點”。
“這是哪家公司的廣告?”
“一年的廣告能拿到同行業第一,這什麼大公司?”
“華夏有這麼厲害的廣告公司存在嗎?怎麼我都沒聽說過?”
好奇催促下,不少人開始著手查。
很快,一些零零星星的資訊開始鋪在眾多廠商面前。
比如,這條廣告的價格是1000萬一條,完整廣告時長五分鐘,
再比如,錢途曾經為了這條廣告三顧茅廬,為此還氣急的倒在地上,
再再比如,這條廣告的製作公司並不是什麼大公司製作,甚至連公司都說不上,而是一家工作室,
再再再比如,這條廣告的原創者是……孟柯!
“孟編劇?”
“我嘞個去,不是吧。”
“這……這是小孟做的?”
“他不是自媒體嗎?做影評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