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咒文的散發還沒有結束,三十七顆不同的古咒文,開花一般分散,化為了三十七道古訣。
“看來這每一顆古咒文,就是一道生生造化訣。”紀凡在發現金屬母峰之前,更多是將在碎星湖所得的三十七顆古咒文,當成是單獨的神秘印記,可這時卻是完成了一定程度的推衍。
看著面前的三十七道古訣好長時間,紀凡想到了之前那黑影神屍,不用任何寶物,就將三十多人修士隊伍殺滅的情景,最後連修士隊伍為首的仙修,都沒能倖免。
單就自身實力而言,黑影神屍實在是太強了,這也正是紀凡想要走的修煉之道。
“自從給吞天元嬰下了伴生之寶,我的戰力反而沒有以前來得強了,究其原因,還是那些重寶存於層層丹田氣海,對使用造成了一定的阻礙。”紀凡平靜心緒,理智考慮道。
其實蘊養伴生重寶,紀凡也不是沒得到好處,吞天元嬰蘊養重寶的同時,也會被寶氣所相互渲染,諸如那寶鑽光華護體,就是他得到的好處之一。
而且隨著紀凡蘊養伴生寶物時間長了,已經不像之前那樣,本尊難以駕馭,他現在完全可以將一件件伴生重寶放出來,發揮其威能。
不過這並不代表紀凡就此滿足了,一則是多寶之道,並不是他所追求的修煉之道,二則蘊養的重寶多了,對他自身的靈息也是很大消耗。
尤其是向紀凡這樣修煉根基極為雄厚的修士,單單是想要在道途前行,就已經像是小馬拉大車了,再加上這麼多的重寶要蘊養,壓力是難以想象的沉重。
“現在我的重寶雖多,但面對靈墟界的情勢變化,最後能剩下什麼,還真的不太好說,莫不如讓這些重寶,成為我強大自身的助益。”紀凡這一路走來,也折損了不少的寶物,他擔心有一天會落得一場空。
不是紀凡蘊養伴生重寶,戰力下降了,在他看來,只是他沒有那麼多精力駕馭重寶,也不敢暴露罷了。
從紀凡拜入玄陰宗的時候,師尊穆懷晟就看出來,他所走的是陰暗修煉之道。
這麼多年過去,紀凡非但沒有轉變,反而在陰暗之道上變本加厲。
輕易不暴露在人前,能藏則藏,更不要說顯露真正實力,這就是紀凡的生存之道,但凡是看到過他手段的人,幾乎全死了。
就連自己人,都少有知道現在紀凡修煉底蘊的,他所修煉的吞天訣,也只有悠悠之前能感覺到一些。
“靈墟界雖然古藏眾多,三十七層重寶也不可能數量太大才對,真真假假當真是不太好區分,我就試上一試。”紀凡猶豫了一會兒,開始感應層層丹田氣海中的重寶。
紀凡本尊的第一層丹田氣海,一顆金屬珠圍繞著元嬰旋轉,泛著十二層細密的精光,同元嬰沒有絲毫排斥。
這顆金屬珠,就是紀凡的羅生盾,當初這羅生盾是三十七顆巨大金屬黑球,後被他所融寶,融合為了金屬珠。
在九宮山脈一戰,仙修女子手持仙刃將紀凡本尊肉身的小腹穿透,就貫入了他的丹田氣海,不過卻被圍繞元嬰旋轉羅生盾所擋,再沒能造成過深的傷害。
至於紀凡的第二重丹田氣海,元嬰所掌握的弓箭,各有三十七條藤龍刻印,以前這弓箭被稱為鳳翔,不過在刻印與紀凡修煉根基不契合的情況下,他將之改變了。
第三重氣海,紀凡安排了鍾寶,小鐘上的三十七圓刻印也有變化,是三十七圓萬王花。
紀凡的四重丹田氣海,安置了纏龍杖。
內視到第五層丹田氣海,一個圓環所牽的三十七道鏈錘,是紀凡比較有把握的一件重寶。
這鏈錘跟隨紀凡時間最久,直到現在,依舊是有著萬古不滅的氣息,也是他最為重視的一件寶物。
“嗡!”
紀凡將手向著瞳力空間的一圓光幕一招,叮鈴響聲泛起,第五層丹田氣海的鏈錘,很快被他召了出來。
取而代之的,紀凡將一柄本尊所蘊養,散發著三十七道斬紋的古刀,換到了第五層丹田氣海。
第六層丹田氣海是山巒印,現在已然亮起了十二崇。
七層丹田氣海中的圓球,看似不大,卻很飽滿,裡面的根鬚密集,外面又分為三十七個所纏的小球,就猶如果實一般,最為讓人奇異的,還是球體上有著三十七道破敗氣息的古文。
這顆圓球,紀凡得自於靈殿的原生供奉。
早前將圓球置入丹田氣海蘊養,紀凡就發現了,這圓球並不是藤,而是一件重寶。
從第八層到第十層丹田中的重寶,分別是奪魂壺、金屬手爪,以及一圓龍紋盾。
奪魂壺以前是天醒供奉的,有著三十七朵魂花刻印,而金屬手爪的表面,則是三十七圓魔頭刻印,曾經被天魔宗的強者祭出,化為遮天魔手對抗過靈殿長老。
至於龍紋圓盾,則是紀凡得自於那承載著毒龍魂輪迴的敖家漢子,圓盾上原本就有三十七條龍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