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智雲集團並沒有在韓國市場裡準備太多現貨,但是這依舊很不容易。
這地方的市場太奇葩,四星手機在當地擁有絕對的優勢,這一年又一年,雖然智雲手機越做越好,各方面都遠超四星的蓋樂世,但就是賣不出去多少。
韓國市場一年大概有一千四百萬臺手機的銷售規模,但是四星一家就能獨佔一千萬臺左右,只剩下四百萬臺的規模給智雲、水果、LG等廠商進行競爭。
其中的智雲算是市場老二了,靠著S系列強悍無比的效能,硬生生搶佔了大概百分之十八的市場份額,年銷量在兩百五十萬臺左右……別覺得少,這已經很牛逼了,再往前幾年,只有七八個點的市場份額呢,智雲集團在韓國當地的市場團隊,愣是靠著主打年輕市場,然後逐步耕耘這才一步一步的提升到百分之十八的市場份額。
再過來就是水果和LG以及威酷電子了。
在韓國這種特殊市場都能賣出去兩百五十萬臺的智雲手機,可見智雲手機的強悍……在效能,生態等各方面可以說毫無破綻,這才能夠在韓國這種特殊市場裡賣出去兩百五十萬臺手機。
所以,去年的智雲韓國銷售團隊,在突破了兩百五十萬的年銷量的時候,集團總部甚至為他們來了專門的內部誇獎通報,讚揚他們的努力以及實力。
智雲S系列手機,在韓國市場裡都能強行從四星手裡搶肉吃,更加證明了智雲S系列手機的強勢。
而在其他市場裡,就更不用說了,市場份額都挺高的。
比如臨近的日本市場裡,去年其智慧手機的年銷量在三千二百臺左右,今年估計還要更高,分析師認為有可能達到三千七百萬到三千八百萬臺之間。
而在這個市場裡,智雲手機雖然是高階手機品牌,但實際上卻佔據了第一的市場份額,去年大概是百分之四十一,一年裡就賣出去了一千一百萬臺智雲手機,其中又以智雲S系列為主。
市場老二則是水果,大概能夠有百分之二十多的市場份額,再過來則是日本本土的夏普,索尼,再過來則是四星以及威酷電子……然後還有國內的華威也在日本有少量的市場份額。
在日本市場裡,智雲手機的市場比例,甚至比在國內還要更高……智雲S系列手機在日本那邊都是屬於名副其實的街機,隨處可見。
在國內市場的話,智雲雖然是龍頭老大,但是因為是高階手機,售價昂貴,同時國內的市場又非常龐大。
去年國內的智慧手機一共賣了大概四億八千萬臺……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大智慧手機市場。
智雲集團旗下的各系列手機,在國內一共賣出去了一億三千萬臺,佔據了國內市場的百分之二十七的市場份額。
其中的S系列手機是出貨主力,大概佔據了八千萬臺,剩下的則是C系列以及A系列,還有SX系列。
強如智雲,在國內其實也就只有百分之二十七的市場份額而已……當然,這個只討論手機銷售數量,不討論銷售金額以及利潤……如果是後兩者的話根本沒法比。
在國內,雖然智雲手機很常見,甚至不少人都說是街機了……但其實在很多海外國家裡,尤其是日本以及地區市場等發達國家市場裡,其實智雲手機更常見。
相對於國內民眾的經濟能力,日本以及歐洲地區的民眾收入水平更高,這樣購買智雲S系列手機也就壓力更小。
怎麼說呢,一臺5199元的智雲S17標準版,對於國內的絕大部分普通的中低收入群體而言,就需要一個多月的薪水。
而在日本的話,中高收入不討論,只說中低收入,比如製造業裡普通工人大概在二三十萬華夏幣左右……這意味著,哪怕是他們的中低收入者,也只需要一週左右的薪水就能買得起S17標準版。
歐洲那邊差異比較大,而銷量比較大的英法德這些比較典型的國家,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大概也是一年二三十萬左右,購買智雲S系列手機同樣是比較輕鬆的……至少美國人輕鬆多了。
這些高收入地區也是智雲手機的主要海外市場,尤其是S系列手機在這些地方都賣得很好,在當地的市場佔據比例也非常高。
比如在英國地區裡,智雲手機在當地的市場份是百分之三十六,遠超水果和四星還有華威。
在法國和德國等主要智慧手機區域也比較類似。
智雲手機在當地都是市場老大的地位,再過來是萬年老二水谷,再過來就是四星……然後再過來則是華威以及威酷電子。
沒錯……在海外眾多市場裡已經開始頻繁出現了華威這個手機品牌了。
他們依靠自行設計的SOC,又整合了國內的優秀電子消費供應鏈,做出來的手機還是很不錯的,雖然高階市場對他們還是很艱難,但是在中低端市場,甚至是在中端偏高市場裡做的還是很不錯的。
在眾多海外市場裡賣得還不錯,已經開始四星和威酷電子扳手腕了。
不過想要繼續往上衝擊,動搖世界老四威酷以及世界老三三星的地位,還是有些難度的。
四星先不說,這玩意別看只是個小國企業,但是實力還是相當不錯的,長期和智雲以及水果打擂臺的主要競爭對手呢。
而威酷電子的話,雖然很多人都說它沒有核心技術,但是架不住人家有大哥啊……死抱著智雲的大腿不放,在小藍MAX8時代裡,首次推出了屏下光電技術加水滴螢幕的結合,成功引爆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