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我們的雲端計算業務做的還算不錯,同時也解決了伺服器晶片外部銷售低迷的情況!”
徐申學道:“這倒是個可行的方法,回頭你和計算部門碰個頭,開個會議,然後拿出來一個可行方案出來!”
季成河道:“在我們自購超導量子計算,對外提供算力的基礎上,我們也會嘗試向其他企業或機構進行推銷,看看能不能賣出去一些!”
“畢竟我們的量子計算機,在部分特定領域的計算還是有巨大優勢的!”
“既然用於通用計算一時半會還不行,那麼我們就開發特定計算的市場!”
“只不過不管是直接出售算力,還是出伺服器,恐怕營收都不會太大,整個專案的收入會無法覆蓋成本!”
徐申學不以為意:“做高科技生意嘛,起步階段慢慢來,之前我們搞的很多領域都是前期虧損,但是後面不也賺錢了!”
“當年我們搞半導體制造,幾百億美元砸下去了我們都能咬牙不放鬆,這不,現在半導體業務已經開始為我們提供大量營收和利潤了!”
“還有機器人業務,之前的研發成本也非常高昂,現在業務也處於虧損狀態,但是先虧它兩三年也不怕嘛,等兩三年後,我們一次性把虧損的錢全部撈回來!”
季成河聽到這話,也是笑道:“也就是徐董你有這個魄力了,換其他公司的老闆來,面對這種鉅額虧損早就跑路了。”
“但是這也是我們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了!”
“我們有充足的資金,技術,耐心來對高耗資、高技術、高風險的領域裡進行佈局,然後等待成功!”
徐申學也點頭!
季成河說的很對,智雲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其實不是其他什麼公司組織構架,公司文化或者其他亂七八糟的東西,其實就兩樣:資金充足、科研系統。
有了這兩樣,就能夠讓智雲集團玩一些耗費大量資金,進入門檻非常高,競爭對手極少的領域……同時科研系統能夠把錢砸進去了,多多少少都能獲得一些研發成功,然後轉化為商用產品,再透過高價出售商用產品收穫利潤。
機器人業務,就是屬於其中非常典型的業務……資金密集,技術密集,風險極高!
同樣的,該領域也沒有競爭對手……一旦機器人做出來後,智雲集團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市場佈局,定價,然後獨享整個市場。
這也是為什麼智雲集團的機器人業務,雖然現在還在持續鉅額虧損,但是外部的投資者們對此卻是極為興奮。
智雲集團的市值衝上一萬億美元,可不是因為智慧終端領域或半導體領域的成功……這方面本來就非常成功了,投資者們也給出來了自己的估值。
而最終讓智雲集團衝上一萬億美元市值,並且現在還在持續增長的主要動力,其實是來源於機器人業務!
雖然機器人業務還在虧損,但是任何一個稍微具備科學知識常識,同時也瞭解一些智雲集團經營理念的話,那麼就能夠猜得出來智雲集團想要幹嘛!
智雲集團,想要新開闢一個數千億美元級別的新市場!
而且在這個新的機器人市場裡,智雲集團還沒有競爭對手……到時候簡直就是躺著賺錢。
投資者們也不傻,所以看到了這個可能性後,雖然機器也業務還一年幾十億美元的虧損,但是他們依舊瘋狂的進行押注。
最後把智雲集團的股價一路往上抬,突破了一萬億美元后,智雲的股價繼續走高,如今已經達到了一萬兩千億美元!
瘋狂的很!
要知道,智雲集團可不是輕資產的網際網路公司,市盈率可不會輕易達到四五十倍。
智雲集團是一家傳統的製造業企業,其市盈率其實是比較低,再加上還有個常年需要巨大投資的半導體制造業務,同時各種亂七八糟的科研開支太大,進一步拖累了智雲集團的市盈率,常年只有大概十五倍的市盈率。
沒辦法,是個投資者都知道,徐申學特別喜歡燒錢玩科研……花錢大手大腳的,動不動就是幾十億美元、上百億美元的大專案支出,讓一票投資者們看了都肝疼。
那都是投資者們的錢啊……用來搞科研多心痛啊……可惜,徐申學在智雲集團裡一手遮天,投票權達到百分之九十多,其他投資者根本沒有辦法插手公司運營,頂多嘴上叫嚷幾句。
當然,另外一方面他們也知道鉅額研發支出,是維持公司未來發展的必要性,所以有時候也忍了。
現在衝上一萬兩千億美元的市值,按照去年的利潤來算,市盈率已經達到了十七八倍了……這對於智雲集團而言,其實已經算比較高的市盈率了。
所以絕大部分投資者,打心眼裡都不想要給智雲集團太高的市盈率估值。
現在能夠有十七八倍的市盈率,那是看在機器人業務後續的增長潛力上的。
機器人業務的成功,是智雲集團經營模式的最佳體現……
而這一經營模式,足以讓其他高科技企業絕望。
這種高風險,高技術,高投資的領域,足以讓無數人望而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