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X86晶片專案,在我們獲得專利授權之前就已經展開了儲備研發,在去年的時候我們就嘗試設計了一款雙核晶片,最高主頻達到了二點五GHZ。”
“雖然這款晶片並沒有進行流片,但是依舊讓我們積累了相當多的設計經驗,並且解決了不少的技術難題!”
“在正式獲得了X86的專利授權後,我們專案組也正式展開了商用X86晶片的研發工作。”
“我們一邊利用我們雄厚的晶片設計基礎經驗,一邊也整合了原來威盛X86晶片設計團隊的原有技術以及諸多專利技術。”
“我們花費了大概半年的時間進行整合,如今已經算是有了初步的整合效果!”
威盛和智雲方面的X86晶片合作,可不是以威盛為主導,而是以智云為主導的合作,因為威盛本來就在X86行業裡玩不下去了,這一次之所以是合作而不是直接賣身,純粹是因為法律限制。
所以最後才搞了個智雲旗下智雲半導體佔據百分之七十多股份的合資企業,但是在第一步走通,繞過了法律限制後,雙方按照既定計劃繼續推進。
智雲旗下的未來投資基金下屬的一家美國投資公司又從威盛手中收購了旗下一家晶片設計子公司,該子公司持有相當多一部分X86的專利技術以及晶片組技術,同時還持有威智科技一部分股份。
緊接著,智雲旗下的一家美國註冊的晶片設計企業,從威盛的另外一家子公司手中,徹底收購了威智科技剩下的百分之六的股份以及相應的專利授權等。
明面上,威智科技有限公司依舊是中外合資,智雲半導體只持股百分之七十多,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多的股份都是屬於兩家美資公司。
但實際上,這兩家美資公司也是屬於智雲集團旗下。
由此,智雲集團實際上是完成了對合資企業‘威智科技有限公司’的百分百控股,只不過因為一些法律條件,避免收購干擾等,只能是繼續採用名義上的中美合資模式而已。
由此智雲集團徹底完成了對威盛公司的X86專利授權,各類X86構架下晶片組的專利授權以及相應技術團隊的收購。
為此,智雲集團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的,第一輪合作,雙方成立合資公司的時候,威盛公司一毛錢不出,所有的資金都是智雲集團出的,同時這個新成立的合資公司還需要向威盛總公司支出超過三億美元,用來購買大量的專利。
第二輪收購兩個威盛的子公司,一共花費了四點二億美元。
也就是說,前後智雲集團實際上一共向威盛公司,支付了大約七點三億美元……全都是現金或有價證券等現金等價物。
威盛公司把手裡的破爛貨賣了個相當不錯的價格,而智雲集團則是拿到了進入X86晶片市場的門票!
歷時大約半年,雙方徹底完成了這一次交易後,威智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團隊也開始了全面的商業X86晶片的研發工作。
威智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同時也是智雲集團裡的X86專案組負責人趙王閣道:
“我們的整體研發還算是比較順利的,已經完成了大量的基礎技術的攻關和整合,最後我們敲定了WZ13構架,該構架不僅僅吸納了威盛的一些專利技術,更多的還是使用了我們智雲集團在CPU領域裡的技術積累,包括我們自研的超多執行緒技術,動態主頻技術,協處理核心技術,同時還整合了我們的OP圖形顯示卡核心。”
徐申學簡單一聽就知道,這知道這玩意融入了大量智雲集團裡在ARM構架W系列晶片以及S系SOC晶片,還有PC端自研SOP構架下的P1晶片裡的一些核心技術。
其實單純說CPU領域的話,智雲集團的整體技術水準在全球範圍內,那都是前三的水準。
手機CPU等移動終端裡的CPU了,那已經坐穩世界第一的水準,能壓過水果和高通的水準。
桌面PC上,之前智雲半導體自研的盤古電腦上的P1晶片,這款採用自研SOP指令集的純國產晶片,其設計理念以及效能其實相當不錯。
P1晶片裡的P1400,使用二十八奈米工藝,採用四大核心構架,擁有3.0GHZ主頻,採用動態主頻,最大頻率可以提升到3.5GHZ,八執行緒技術,L2快取為2MB,整合了OP圖形處理核心。
單純說硬體效能的話,這款晶片雖然對比英特爾的最新旗頂級晶片差了一些,但是也還算可以了。
智雲半導體的諸多在ARM構架以及SOP構架上的CPU晶片技術,也是能夠在X86構架上使用一部分的,反正都是自家的技術,愛怎麼用就怎麼用。
因此,別看智雲集團在X86構架晶片領域似乎是新兵,但它可不是什麼尋常的初創公司可以相提並論的,人家是實打實的過江猛龍。
很嚇人的!
第一款X86晶片都還沒有推出來呢,對面的英特爾以及AMD就已經有些坐立不安。
智雲已經用多次的成功例子證明了,一旦它真正的大手筆進入某個市場領域,那麼它就絕對不會甘於落後,那基本都是奔著世界前三甚至世界第一去做的。
以往的手機,超薄筆記本,平板電腦等智慧終端產品之外。
還有螢幕,記憶體,快閃記憶體以及手機SOC領域等等,那全都是很兇猛的存在。
最近智雲又開始搞桌面端的顯示卡以及CPU,這就讓幾家CPU以及GPU廠商很擔心。
桌面端的OP顯示卡,其實都還好,N卡以及A卡兩大顯示卡廠商並沒有感受到明顯的壓力。